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陕西汉江石泉古城里的别样“枫警”

发布时间:2024-05-06 11:06: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5月1日,五一长假第一天,早晨7时许,石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老街社区警务室57岁的民警谭勇早早地来到工作岗位上,迎接着崭新的一天。

主动靠前服务

汉江石泉古城始建于西魏废帝元年,因汉江水运兴旺而兴起,迄今已经有1800年历史,是游客们热门的打卡地。

上午,游客未至,在景区里从事经营活动的人们却早早地忙碌起来。趁着这个时机,老谭先后到几家民宿及商铺走访,了解他们迎接游客的准备情况,强调最多的还是安全这块儿,尤其是消防安全。老街古城木质建筑多,消防安全隐患大。节前,老谭会同应急消防救援大队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景区开展了专项检查。

节前,县公安局主动会同文旅广电、应急管理等部门对辖区旅游景区、旅游车辆、旅游线路等公共场所和游乐设施以及客流集中区域进行全面认真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责令相关单位和部门限期整改,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谭警官,多亏有你的帮忙啊,指导我们公司完善资料,对我们进行安全检查指导。”见到老谭来了,“汇通福地”康养中心负责人朱女士感激地说道。

“汇通福地”康养中心位于汉江石泉古城水井巷四合院。今年3月中旬,该公司负责人朱女士来到石泉县政务中心公安治安窗口办理业务,窗口工作人员主动靠前一步服务,主动联系老谭详细了解该公司的相关情况,为其提供办证材料准备的指导和帮助。在窗口民警和老谭的帮助下,朱女士很快准备好了办证所需要的相关资料,顺利办理了业务。

一群人在护航

中午,游客不约而至。

走进汉江石泉古城老街,青石板铺成的道路曲径通幽,历史的记忆流淌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幽深的小巷,古色古香的东西城楼,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吸引了游客们打卡拍照。

“前方20米就是古县衙”“贵重物品要保管好”“请不要将孩子放在铜狮子上拍照……”随着涌入汉江古城老街的游客逐渐增多,老谭也开始忙碌起来。

景区已是“人人从众”模式,老谭也不是孤军奋战。为做好全县“五一”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工作,县公安局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全局400余名民辅警全员在岗,同时每日抽调局机关警力下沉至景区,由景区派出所统一指挥调度,参与景区巡逻、交通疏导、游客服务等各项工作。

在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中坝大峡谷景区、雁山瀑布景区、中坝作坊小镇、后柳水乡等景区,公安民警、镇(社区)干部、“红袖章”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成为景区里的治安防范的巡查员、旅游纠纷的调解员、服务游客的导游员。

“看到民警在身边,我们游得舒心、游得开心、游得放心。”西安游客蔡女士说。

长效保障机制

石泉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4A和3A级景区各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成为市民休闲度假好去处。

坚持“游客至上”理念,持续做优旅游服务。县公安局不断优化完善护旅机制,加强与文旅广电、市场监管、交通路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和涉旅镇的联动配合,形成全县“一盘棋”护旅格局。该局充分发挥旅游治安警务室职能,建立警情快速响应机制,采取动态巡逻与定点值守、车巡与步巡等方式,控牢面、巡好线、守住点,形成遍布景区景点的网格化执勤力量。同时,充分利用智慧交通等平台,及时对外发布预警信息,有序引导游客分流,实现错峰出行,推动交警、交通联勤联动,加强对高速路出口、南区旅游道路、县城滨江大道等重要路段的疏堵保畅,着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县公安局顺应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主动把警务工作融入旅游发展战略布局,通过抓建设、控风险、强管理、优服务、建机制,全力打造‘隐患少、警情少、服务优、游客满意’的平安景区。”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谢代军表示。

在四季轮换的年节里,石泉公安一直守护在群众的身边,忠实践行着“服务不缺位”的承诺,一个个藏青蓝的身影成为景区里的别样“枫警”。(石泉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