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提出新要求。
陕汽作为商用车领军企业,下辖百余家参控股子公司,如何吸引人、集聚人、培育人、用好人,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精研”赛道 筑牢优势
2023年,陕汽张文博、樊凡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的人才荣誉背后,是完备的人才培育机制。
持续完善“三级四阶”人才梯队建设,让人才引进、培育、拔擢标准明晰、目标清楚,陕汽大力推进技术、质量、生产等方面的高专人才“揭榜挂帅”,攻坚难题瓶颈。
围绕发展需求,陕汽以核心技术清单为牵引,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攻关,按单定制、以需定人,54个专业人才命名团队分布在研发、生产、零部件、后市场等板块,有精研装备制造“高精尖缺”十数载的博士领军科研团队,也有深耕一线十余年的技术工人团队,从纯电动到氢燃料电池、从轻量化到异种材料连接、从数字仿真到路云协同......创新从基础预研深入到生产末梢,打通了“需求-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链人才支撑、全链技术储备。
横跨汽车装调工、焊工、钳工等7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卓越联盟;成立在一线、项目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2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55个国家及省级技术能手团队;“陈磊班组”“刘嘉班组”等班组长命名班组,陕汽以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承接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现在公司内部评优不管是管理岗还是技术岗,都和创新改善、质效提升有关。我们创新基本都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大家都知道,从公司到车间都重视创新,创新才能省钱赚钱”,越野车装配厂“李鑫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装配车间二工段二班班长李鑫介绍。
通过“两阶三层九类”的创新成果管理模式,陕汽让专精主业、攻克核心技术、崇尚创新创效深度融入企业血脉,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陕汽发明专利申报104项,“电动商用车整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百余项创新项目获得公司表彰,创新效益达2.5亿元,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平台,干成事者有地位”。
人才“共享” 做大增量
创新人才机制,引活人才队伍,2023年,以“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思路,陕汽控股和西安交大开启“校招共用”模式,经共同选拔,引进从事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热管理系统智能控制开发研究的博士后。
此后,一支由西交大师生和陕汽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技术团队,攻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方面技术难点,实现了“人才+项目+资金+市场”的精准匹配,筑牢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除校企合作外,陕汽发挥“链主”担当,聚团攻关,让1+1≥2。2023年,陕汽促进双链融合,引入国内外20余家产业链领先企业,组建“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此外,企业内部跨部门创建“卓越团队”,直面客户需求,聚力攻坚,以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铸就市场“护城河”。
2023年,来自销售公司、技术管理部、物资采供中心等部门30余人的团队,统筹完成45款新能源产品开发,通过9项整车控制技术开发及57项控制策略优化,使整车电耗、可靠性领先行业,达成市场实销三千余辆。对此,团队主持人、汽车工程研究院纯电动整车控制技术团队带头人王凯表示:“跨部门组建懂技术、懂产品、懂市场的综合型团队,有助于精准对接需求、高效开发验证、缩短转化周期、提升商业化成功率,有力保障了2023年度新能源重卡产品销量实现行业增速第一”。
从国家级技术人才到车间青年成长之星、从研发精英到生产工人、从博士后到技校生,陕汽引才聚才、铸就人才招引梧桐枝,用才养才、打造人才竞技演武台,使各类人才在陕汽实现所学即所用、所用为所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陈念云)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