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官网公布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全国仅4地入选,汉阴县申报的汉阴凤堰梯田名列其中。
面对汉江两岸类型迥异的地形地貌,不同历史时期,汉阴先民“以水为先”,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流特性,发展出适应环境的多种灌溉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用水经验,从抱瓮灌溉、桔槔,到筒车、翻车,提水方式渐次运用,从筑堰挡水、修渠引水,再到梯田的保土蓄水,灌溉技术逐步演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堪称灌溉技术发展史的缩影。
汉阴凤堰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境内的凤凰山南麓,距汉阴县城35公里,属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堰梯田始建于汉代,清朝时期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营建,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明清两代,由于战乱、灾荒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等原因,晋冀、两湖、两广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清王朝建立之初,即大力推行“移垦”政策招徕各地流民,进山垦荒邨居,波及全国大规模移民,在陕南开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汉阴凤堰梯田有“古代山地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农业灌溉工程持续运行管理的典范、中国农耕文化传承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传承生态文明的典范”之美誉。遗产区包括凤堰梯田、汉江谷地堰田、低山丘陵塘田。遗址构成由古梯田、沟渠堰塘、古建宅院、村寨民居、石堡寨遗址、宗教设施、节庆、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也是我国北方首个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古梯田、古堰渠为展品,以民俗民风为陪衬,保护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凤堰古梯田在建设、改造和利用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利用凤凰山溪进行自流灌溉,配合当地人工开挖的沟渠与堰塘,承接从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水流与渗出的泉水,渠必连塘,池塘和田之间用渠道连接衔合,构成如血管一样的体系,丰沛的自然水源使得梯田内部沟渠纵横,灌溉系统完备,构成“田、渠、塘、溪”灌溉体系。
据悉,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汉阴凤堰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堰梯田稻作梯田系统2021年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杨京保 文婷)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