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海妮 报道)4月2日,“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为主题的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如火如荼地展开。来自港澳台、中央外宣和省级主要媒体的记者们组成采访团,先后深入西凤酒厂、六营村以及东湖,实地感受这一地区的文化魅力与产业活力。
走进西凤酒厂,共探非遗匠心与民族品牌新篇
采访团首先来到拥有千年酿酒历史的西凤酒厂,探寻这座拥有千年酿酒历史的酒厂所承载的非遗匠心与民族品牌新篇章。
采访团一行首先参观了西凤酒酿酒旧址、西凤酒文化馆,亲身感受了西凤酒悠久的历史和传承不息的酿酒文化。在制酒、制曲、成品包装车间,记者们亲眼见证了西凤酒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对西凤酒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表示赞叹。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酒海库,这里是西凤酒储存和熟化的重要场所。记者们被酒海库中数以万计的酒海所震撼,这些酒海不仅是储存美酒的容器,更是西凤酒厂历史的见证。在这里,记者们详细了解了西凤酒的独特酿造工艺和国宝大酒海秘藏的魅力,对西凤酒的非凡品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现场的媒体记者们对西凤酒厂的采访活动表示高度赞赏。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西凤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品牌的独特魅力。他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媒体的力量,将西凤酒厂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西凤酒。
走进六营村,共感非遗泥塑与文旅融合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此次集中采访活动的重要一站便是享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美誉的宝鸡市城关镇六营村。这个拥有11个村民小组、833户、3170口人的村庄,近年来凭借泥塑非遗文化,实现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
据悉,六营村在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8600元,并且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以来,六营村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结合村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抓产业、促旅游、惠民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在非遗泥塑的传承方面,六营村可谓是独树一帜。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六营泥塑在村党支部提出的“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下,由胡新明、胡小红等泥塑传承人带领,不断推陈出新。
“近年来,六营泥塑在央视春晚、元宵节晚会上的亮相,以及成为央视兔年生肖形象文创产品,使六营泥塑名声大振。目前,六营泥塑已形成5大类3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凤翔泥塑文化传承人胡新明介绍。
在文旅融合方面,六营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按照“非遗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了六营民俗村,将原村小学改造为“中国泥塑体验园”,修缮了古戏楼,使整村成为充满西府风情的民俗景区。2022年,六营村实现泥塑产值42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80万元。
此外,六营村还通过组建发展产业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新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六营村成为集观赏、旅游、体验、学习、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预计年收入可达3000万元,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六营村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六营村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走进东湖,共赏古典园林魅力与苏轼文化遗韵
凤翔东湖,历史悠久,夏、商时期称为橐泉。相传周文王元年,有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因而更名为“饮凤池”。至北宋仁宗嘉祐七年,苏轼任大理寺评事凤翔府签书判官时,他广地扩池,植柳建亭,将此地更名为“东湖”,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如今,东湖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东湖,湖水面积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湖内亭、台、楼、阁、桥、堂、轩、榭等古建筑别具一格,精巧雅致,尽显古典园林之韵。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纷纷被东湖的美景所吸引。湖内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摇曳,翠竹成群,亭台轩榭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特别是苏轼修建的君子亭,成为东湖的核心景点,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东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苏轼在凤翔三年期间著有诗文180多篇,其中《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等名篇千古传唱。东湖碑林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堪称绝世珍宝。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158通,真草隶篆均有,书法艺术价值甚高。这些绝美的诗句、精湛的书法,使东湖更具文化魅力。
修建于南宋的苏文忠公祠,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成为苏轼的活的纪念馆。记者们在此感受到了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坚韧,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位文豪的精神世界。
此次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不仅展示了凤翔东湖的古典园林魅力与苏轼文化遗韵,也为推动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东湖将继续发挥其历史、文物、科学、艺术、风景、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