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凤法院竹林关法庭利用诉前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燃气供应引发的涉群体性矛盾纠纷,有效降低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诉讼风险,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今年2月,竹林关法庭在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摸排过程中,了解到辖区一家新能源企业,与丹水社区198户群众签订供用天然气的合同,在正常供气一段时间后,因该企业未能及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被职能部门依法责令停业整改。此后近2年时间也一直未能按要求整改到位,居民对该企业长期不能正常供气存在不满,有35户群众明确表示要解除合同,并由企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事态随时有进一步扩大的隐患。
法庭经过研判,考虑到该起纠纷涉及人数较多,事关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将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法庭迅速与镇村干部进行对接,并按照诉源治理工作程序,联合镇综治办、丹水社区集中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与调解员娴熟运用各种调解技巧,既从法律角度评判是非,又从情感维度打动人心,先后组织居民代表、燃气公司召开3次协调会,最终企业与各户群众达成协议,由企业缴纳保证金,并承诺尽快办理相关证照,于今年10月前实现正常供气。
近年来,丹凤法院竹林关法庭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工作纵深开展,结合“一法庭一特色”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法官“进网格、进千家”活动,把工作阵地下沉到村组社区、乡里农家,聚合多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实质性化解,确保辖区社会安全稳定。(龚永红)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