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潘睿 报道)中国—中亚西安峰会的圆满举办,充分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气派”与“陕西风采”。回顾去年,陕西以扩大开放为鲜明导向,全力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在开放型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5300列,实现了15.3%的显著增长;陕西货值的出口更是飙升,增幅高达26.1%。自贸试验区内的4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为其他地区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新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达到368家,展现了陕西外贸活力的持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陕汽重卡、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分别实现了101.4%和1154%的惊人增长,凸显了陕西在高端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证明了陕西在开放型经济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
顶层发力 多层级协作助推开放
陕西,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构筑了高水平的开放发展顶层设计。
陕西省委省政府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开放领域的“1+2+N”政策体系,涵盖扩大内外开放、培育外向型产业、深化外资利用、稳定外贸增长、促进消费、开发区改革以及对外文化贸易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不仅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而且含金量十足,经过多场宣讲和多种形式的推送,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实惠与机遇。
陕西省委、省政府携手省级43个部门单位,共同绘制了一幅任务清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152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被精心项目化、清单化,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在省市联动的新一轮热潮中,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和榆林等地纷纷召开全市开放大会,将政策落到实处。各市不仅建立健全了工作领导机制,还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落实举措。省级各部门更是齐心协力,将会议精神和政策宣讲到每一个角落,同时立足各自职能,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中国-中亚峰会、杨凌农高会、全球秦商大会、欧亚经济论坛……2023年的陕西,如同一座繁荣的贸易舞台,投资协议接连达成,对话洽谈此起彼伏,智慧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不断碰撞。这一切不仅为陕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世界经济贡献了陕西力量。
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陕投资达到了3.79亿美元,同比增长惊人的388.3%;而RCEP成员国在陕的投资也达到了3.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2.6%。陕西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内畅外联 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国际产能合作持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日趋完善,外贸活力蓬勃涌现,陕西开放型经济正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陕西以政策为引领,专班服务为保障,市场开拓为方向,融资支持为动力,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市场布局得以精细优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经营主体结构日益完善。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4042.06亿元,即便剔除四家半导体龙头企业的影响,依然实现了3.1%的稳健增长。
陕西省商务厅厅长杨淼自豪地分享:“2023年前三季度,我们的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416.7亿元,增长率高达1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更令人振奋的是,榆林、杨凌、安康、铜川、咸阳、延安、汉中和渭南这八个市(区)的货物进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在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方面,陕西出台了18条稳外贸的具体措施,与金融机构携手为中小外贸企业发放了优惠贷款5.9亿元,助力高端制造业等外经贸企业获得政策性贷款高达315亿元。此外,出口信保还支持了936家外经贸企业。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一般贸易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实现了2.4%和5.1%的增长。
“我们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19场境外知名展会,以及广交会、东盟博览会、服贸会等境内重点展会。同时,我们还赴中亚、欧洲、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各类贸易促进活动,帮助陕汽、比亚迪等企业抓住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获取更多新订单,并协调解决口岸通关等难题。”杨淼表示。
2023年,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增长率分别高达1倍和11.5倍。二手车出口也实现了8倍以上的增长。延安的苹果、商洛的冷水鱼、安康的毛绒玩具等一批地方特色产品更是远销海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俄罗斯的出口分别增长了11%、22.4%和惊人的136.7%。陕西省的外贸企业数量也达到了4968家,净增513家。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以光伏为核心的重点产业链成功列入国家第二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西安、安康也分别获批为国家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和重点承接地。杨凌示范区、宝鸡高新区更是被商务部评为2023年成效明显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全面完成,西安市在地理信息服务新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更是入选了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与此同时,陕西还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西安爱菊北哈州粮油物资生产物流加工基地的揭牌投用,标志着陕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深化。陕西同力重工、西安炬光科技、西安中熔电气等37家企业也纷纷对外新增投资,展现出强烈的国际化拓展意愿。全年派出的各类劳务人员达到2330人,较上年增加1033人,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杨凌示范区还成功举办了多期援外培训项目,为来自40多个国家的700多名农业领域官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培训机会。
杨淼表示:“当前,我们正全面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出台一系列推动外贸促稳提质的政策措施。我们积极推进在中亚国家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隆基绿能光伏组件出口专列持续稳定开行。峰会效应的显现使得我们对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78%,其中出口增长更是高达221.9%。”
陕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书写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合作共赢 开放平台能级持续提升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以其卓越的示范效应,引领着各类平台开放功能的全面跃升,并致力于构建高效畅通的国际贸易通道,将扩大开放作为强劲动力,推动产业聚集深化与制度创新前行。
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征途上,陕西取得了显著成果。四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二十三项创新举措在全省落地生根,更涌现出七个协同创新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杨淼自豪地介绍道:“我们率先在交通、水利工程等领域推行‘不见面开标’和‘电子保函’等审批改革,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智能检测认证服务机制,实现了与欧盟、美国等180多个国家的标准对接。同时,我们创新了‘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有效破解了科创产业链融资难题。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首只基金成功落地,区内新设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1万家。”
陕西在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同样不遗余力。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荣膺西北地区唯一的“双A”综保区殊荣,西安综合保税区与铁路口岸一体化建设基本完成,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二期)也顺利通过了正式验收。目前,陕西七个综合保税区共吸引438家企业入驻,实现进出口额2061亿元,占全省总值的半壁江山。
此外,陕西还精心制定了经开区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并优化了省级经开区考核评价办法。新增了铜川王益经开区、咸阳乾县工业园区等多家省级经开区,并与江苏省商务厅携手共建“区中园”,进一步推进省级经开区结对共建工作。西安经开区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跃升至第23位,成绩斐然。全省经开区实际使用内外资、进出口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拓宽开放新通道方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恢复了26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实现了中亚五国六城的通航全覆盖,国际旅客吞吐量激增。榆林榆阳机场口岸也获准第三次临时开放。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新增多条集结线路,陕西货值出口大幅增长。
同时,陕西开通了首条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实现了机械设备及跨境电商产品直达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西安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项目荣获全国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殊荣。汉中保税仓、监管仓获批投入使用,“安康壹号”海外仓正式运营,海外仓布局已覆盖26个国家(地区)。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提供多样化特色服务,货物申报量大幅攀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杨淼信心满满地表示:“2024年,我们将精心策划和组织百余场‘陕耀全球’百团千企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并积极开展‘投资中国·选择陕西’境内外招商活动,以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合作,为陕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