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未央法院公开审理辖区首例虚假诉讼案

发布时间:2024-02-22 11:27: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月20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周某利等三人虚假诉讼案。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周某利系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周某军系乙公司实际控制人,二人系兄妹关系。被告人程某某曾向周某利出借过资金。因周某利名下甲公司不能清偿欠案外人余某的债务,且其公司面临破产,为能在破产程序中逃避债务,尽可能保全公司资产,周某利与周某军合谋,捏造周某利及甲公司从乙公司借款3660万元的事实,并将程某某提供的转账记录作为案件证据。2018年8月,乙公司以周某利及甲公司到期未归还借款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程某某为从周某利处要回欠款,向法院作了虚假陈述,谎称其受乙公司委托,曾向周某利指定账户转账3660万元。2018年10月19日,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确认:周某利、甲公司对乙公司应偿还本息共计7593万元债务。后乙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0年6月,余某提出对甲公司的破产申请,当地法院受理后,乙公司于同年12月亦向该案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1亿余元。2021年5月,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周某利、周某军、程某某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其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的虚假诉讼罪。

庭审中,控辩双方就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量刑充分发表了意见,各被告人作了最后陈述。因案情复杂,本案将择期宣判。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之规定,虚假诉讼罪是行为人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该行为不仅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妨害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近年来,通过虚假诉讼方式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未央法院将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严惩各类虚假诉讼犯罪行为,努力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吕华耕)

责任编辑:曲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