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安康速度”书写追赶超越的精彩答卷

发布时间:2018-01-29 14:20: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邢健 姜波

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安康经验”在全国推广,苏陕、津陕协作开创对口交流合作新纪元,2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近日,笔者从安康市统计局获悉,全市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974.66亿元,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420.49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9.32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4亿元,增长14.4%;非公占比58.1%,还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增长9.4%。以上六项指标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58元,增长8.5%,增速全省第三。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7.4%。

实践证明,安康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贯彻落实“五新战略”为抓手,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突破口和发力点,促进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顺应和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自觉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实现了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新征程中,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取得新进展,安康速度正跑出新阵容。

转变观念,在“创新”中绿色发展

发展不足是安康最大的实际,也是检验市委统揽全局发展能力的“试金石”。市委书记郭青说,生态优势是安康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活力。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思路和举措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我市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面对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安康市把构建循环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和招商引资,力促绿色循环产业加快发展。相继研究编制并组织实施了富硒产业、涉水产业、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等一批重大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绿色工业,加快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安康顺利跨过动力转换接续的关键关口,解决了发展方式、动力转换、生态安全等难点问题。

位于安康高新区的陕西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招商引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打新材料、新能源两大板块,2017 年预计产值5 亿元、利税近亿元。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钒氮合金是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产品,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合金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核工业等战略领域。像华银科技一样,随着安康资源优势的凸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使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皓翔节能保温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大量的高端人才落户安康,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循环产业发展。

针对安康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面积高达91.9%的情况,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市委、市政府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引导限制开发、空间不足的5个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以生态流向发展飞地经济,从而有效破解了保护和发展的难题。2017年“飞地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5.54万平方米,完成招商签约项目33个,落地开工项目22个,竣工投产14家。如今,“飞地经济”已成为安康新型工业高地、就业创业平台、对外交流窗口、改革创新标杆。

调整结构,在“转型”中彰显特色

1月11日,汉阴县与河南恒颜工艺品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毛绒玩具生产项目,标志着首家大型毛绒玩具加工制造产业在汉阴正式落户,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这只是安康深化东西部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短短两个多月,在安康签订落户协议的毛绒玩具企业已达28家,首期投产将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创下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安康速度”。

安康经济欠发达,全市10个县区全部属于国家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对特殊的市情,安康突破盘子小、份额少的掣肘,在“小而精”的道路上彰显优势和力量。围绕苏陕协作和对口交流,编制了合作规划和实施意见,争取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42亿元,并将1420万元扶贫协作资金注入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撬动10倍的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全市扶贫协作领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中药颗粒、毛绒玩具等一批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落地建设。

依托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和两个富硒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安康市利用地处富硒地带,又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富硒食品和以包装饮用水产业为重点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安康丝绸等特色产业,通过调整结构,打造一个新型的工业体系。新兴旅游产品、生态产品、金融产品不断增加,高新区金融服务聚集区启动建设,29家企业在地区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华银科技等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生态友好型产业为支撑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向技术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2017年,富硒食品、山林经济、包装饮用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8%、13%和40%。川陕鄂渝4省市15个县区成立了大巴山旅游联盟,全域旅游风生水起,3个县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8.1%,连续四年领跑全省。

追赶超越,在“协调”中加速进程

市长赵俊民在多次调研中指出,要围绕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以“五新”战略任务为引领,深入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按照“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的路径 ,放大自身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安康经济综合实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安康发展中的矫健身影,成为进入“十三五”后的新形象。通过市级领导包抓、市县协同推进、督察巡查考核,全年22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4.3%,富强机场、平镇和安岚高速、旬阳和白河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旬阳烟厂技改、钒氮合金二期等127个产业项目全面推进,南水汽配HS精锻、奥邦智能工厂、普瑞达电梯技改等3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100个市级重点前期项目开工建设18个,全年策划包装PPP项目72个,开工20个。

在速度与质量的双重要求下,安康各县区、各领域的追赶超越也不断迸发生机和活力。平利县实施“两权”抵押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从理性认识到深层次思考,政府不断调试为民服务的最佳距离和理想状态;安康非公经济占比继续位居全省首位,着力破解民营经济活力不强瓶颈,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安康包装饮用水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联盟成立,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合作交流,聚力开拓市场,成为安康这一优势产业的共识。

同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完成9大类114项重点改革年度任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商事制度便利化改革,各级各部门通过降低审批成本、控制用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深化简政放权等举措,为企业做好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服务最佳、环境最优”成为安康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2017年各类园区累计入园企业1575户,产值突破1000亿元。

如今,“安康速度”抒写的精彩答卷,使一个诚信文明、投资兴业、加快发展的沃土展示在世人面前,也必将推动安康在落实“五个扎实”、加快追赶超越的进程中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