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农贸市场提质升级;街头巷尾,一抹抹“志愿红”交相辉映;“口袋公园”里,嬉笑的孩童留下清脆的笑声……镇安城区,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每一次俯首捡起垃圾,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处处看得见的变化、项项实打实的举措,共同绘就栗乡镇安文明县城创建新图景。
镇安全景图
淬炼“绣花功” 编制“锦绣图” 让小城镇安更加靓丽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镇安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考核办法》和《镇安县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网格责任区“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对城区44个网格管理区、144个责任单位部门创文工作全面部署,召开了创建动员会、推进会、重点点位督查反馈会、培训会等会议20余次,吹响了党群合力“集结号”,编绘了“人民满意度最高、社会效果最高、测评分值最高”的全民共建“任务书”和“施工图”。
镇安城建设框架不断拉大
在教场路西南侧的花园小区,是一条背街小巷。问起近年来最满意的变化,经营服装店的张天明毫不迟疑:“‘空中蜘蛛网’不见了。”
以前,城区各种线杆遍布大街小巷,各类线缆盘踞空中,密密麻麻的电线、电缆纵横交错,犹如一张张“蜘蛛网”盘旋头顶,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存在安全隐患。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工作成色如何,最终要靠推动问题解决成效来检验。如何淬炼“绣花功”,编织“锦绣图”,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能力。
镇安县着重从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格、路网结构、高层布点及夜间亮化等方面入手,在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管理提升“五个十”城建工程。目前城市管网工程已建成了管沟29.5公里,管程228公里,人井370个,手井194个。一期工程高速路口至开元示范段18公里全面落地建成,二期工程文卫路、后街、前街西段、西环路、校场路,西沟路、旧寺街、樱花路、102省道(火车站桥头至表功铺段)11.5公里也已基本完成,使城区功能更全、环境更美、交通更畅、生活更便捷,让县城既有颜值、也有内涵、更有品质。
打好“组合拳” 绘就“风景线” 让美丽底色更加浓郁
“工作压力小了很多。”这是今年交警城区大队民警阴生武外出执勤时的感受。第一个变化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人少了,偶有疏忽忘记的,也虚心接受教育劝导,表示下不为例。
“我这个头盔是当时在路上领的,那时嫌麻烦不想戴,现在不戴上心里就没底。”市民蒋彩云说,如今那一个个色彩各异的头盔,已成为一道亮丽、时尚的流动风景线。
第二个变化是电动三、四轮车违规上路的少了。去年以来,镇安县在城区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接处警与去年同比下降18%。
县河路步行道
依法暂扣无牌无证电动车、拆除雨篷、查处拖移违停车辆、查处酒醉驾……常态强力的整治、长效精细的管理,创造了更加文明、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营造出了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礼让斑马线让出城市文明和温度、规范有序停车让文明入“位”、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在商运司,配套建设“一厅一台三室”为民服务设施,这一变化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还成为市民离不开的“温馨家园”。
县上在教场路规划建设了临时摊位点1处36个摊位,便民服务点1个。“现在城区增设了便民市场,我们有了固定的卖菜摊位,城管干部还为我们提供热水服务,真的是太贴心了。”北城社区的菜农老张深有感触地说。老两口在西沟路口摆地摊卖菜二十多年,现在不用摆地摊卖菜,老张乐开了花。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创文的举措就落到哪里。
镇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推出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社区环境、市场管理、交通秩序、行业服务、重点区域秩序整治、关爱未成年人、公益宣传、文明乡风等“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开通县委书记受理投诉举报邮箱和县长专线电话,推行“您有急难愁盼事--县长面对面听您说”晚茶会,面对面恳谈、心交心化解,收集社情民意78条,解决群众就学、就医、住房、出行等民生问题61件,增建公厕8座,开发停车位3200个,启动5G智慧停车楼建设,新增停车位666个。
解决“痛难堵” 做足“宜居篇” 让城市功能更加凸显
镇安县永乐街道王家坪高速路口,蜿蜒的公园绿道与盛开的春花相映成趣,巨幅的《主角》封面彩绘与靓丽的桥墩脸谱画像交相辉映,昔日脏、乱、差的荒废河滩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家门口”的网红打卡地,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主角》生态休闲公园
据镇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副县长焦荣煜介绍,《主角》生态休闲公园是一座集休闲健身、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文旅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公园,实现了“荒滩”变“宝地”、“脏乱”变“靓丽”、“隐患”变“安全”的目标,体现了城市建设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的“四精标准”,形成了“山水融合、景城融合、人城融合”的生态景观。
“补齐县城短板弱项,破解县域发展瓶颈。”这是镇安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做出的庄重承诺,也是创建工作需要全力攻克的“硬核”和着力点。镇安围绕建设“西安后花园、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目标,按照“补齐短板强功能、精雕细琢提品质、实施两改抓更新”的思路,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推动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大力实施“三拆”(违规广告、违法建设、多余家具)扩空间,建设“三园”(幸福家园、口袋公园、休闲乐园)提品质,改造“三面”(路面、墙面、门面)美市容,推动“三入”(雨水入河、污水入厂、线缆入地)优环境,共拆出土地和空间9.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公园、口袋公园21个,建成塑胶休闲健身步道21公里,塑胶面积达1400余平方米,实施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4个,平整河道6.5公里,埋设雨污分流管网15.6公里,线缆入地28公里,道路“白改黑”13.8公里,实施楼宇外墙面、外立面改造升级约35万㎡,规范门头牌匾3000块,城区主干道路重点地段亮灯率100%,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次干道亮灯率98%以上……
当好“主人公” 护好“一座城” 让文明新风更加入心
文明浸润着镇安的每一方土地,涵养了城市秀外慧中的气质,赋予了“文明镇安”这块金字招牌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宽阔舒适的人行步道,花团锦簇的口袋公园、霓虹闪烁的亮化带、文明礼仪的新风尚……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谈起县城的巨大变化,西安游客小乔欣喜地说道。
一条心、一起拼、一起干。楼道的整洁清爽,有群众主动清扫、长效保持;道路的安全畅通,有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广场的和谐有序,有群众遵规守矩、自发维护……
全民阅读
在金台书院里,定期举办线下阅读会、品读会、分享会、朗读会、诵读会,开办线上“悦听”专栏,及时分享有声阅读。
城市之美,最美在人,市民点点滴滴的文明行为凝聚成全城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发布推行《镇安文明有礼二十八条》《“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倡议书》,创作编排动漫、快板等文化产品11个,开展道德讲堂、移风易俗、“微课堂”等宣讲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广泛开展文明家园、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新风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勤俭节约、抵制陈规陋习,建成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2个,文明村镇创建参与率96.8%。
县上还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发挥县、镇、村1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和156个村(社区)192支志愿服务队作用,实施“小宣讲、小演出、小公益、小推广、小培训”文明实践活动,让乡风文明变得更加有活力。目前,全县已发布“镇安好人”3期40人,评选10类“最美行业人”97名,评选新时代好少年44人。
建立“积分量化+清单管理”工作机制、“道德银行+小荣誉”评选机制、“道德银行积分+爱心超市”奖励机制,出台了《道德银行积分评定指导意见》,印发积分存折,将敬老爱幼、邻里关系、公益事业、摒弃陋习恶习等指标进行量化,变成加分或扣分硬指标,让乡风文明变得更有活力。设置“荣誉墙”“善行义举榜”523处;创建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市“五美庭院”示范村4个、示范户20户,三秦五好家庭5户,市(县)级最美家庭100户;全县已累积“道德分”20多万分,兑换各类物品价值60多万元。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变化可看、可感、可触,一份份沉甸甸的创建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面向朝阳,怀揣梦想,镇安人正聚力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追求文明城市的憧憬与荣光。(陈少斌 陈维智)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