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立足“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优势,精准对接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和开发开放枢纽等任务,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全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文︱夏玄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命脉,只有血脉畅通,经济增长才能充满活力。
十年间,陕西金融部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创新金融举措实现精准对接,编制了《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规划》和《行动计划》,先后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合作论坛、伦敦金融城合作交流、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等活动,设立陕西丝路金融研究院,推广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品牌,陕西金融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8年4月16日,“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仪式现场。
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完成在陕西布局,设立功能性总部,增强陕西金融业实力和影响力;支持丝路(西安)前海园建设,推动26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落户;连续5年支持举办“全球创投峰会”,聚焦硬科技企业,促进资本与产业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承接国家创新试点任务,西安获批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如今,陕西的金融服务已实现了从区域化到全球化、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跨越。未来,陕西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统筹引领 打造多元金融服务体系
“能贷到300万,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对于我们这样的货代公司来说,轻资产、缺乏抵押物是常态,之前在多家银行尝试贷款,但都被拒绝了,所以这次能得到建行陕西省分行的‘跨境快贷—运费贷’产品的支持,确实是大大的惊喜。”在回忆起2022年7月31日的事情时,西安某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这样说道。那一天,他们的公司成为了该产品线的首家受益企业,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在过去的十年里,陕西积极引导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借助全省“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差异化服务。陕西指导在陕大型银行关注境外投资、境外项目改扩建等情况,为中铁一局、中铁二十局、西电国际等大型企业承揽“一带一路”工程项目,差异化提供境外承包工程投标、履约保函开立及其他金融服务。
2020年8月31日,以“金融与科技”为主题的首届丝路(西安)前海园峰会在西安高新区成功举行。
同时,陕西还指导在陕政策性银行支持陕煤集团、爱菊粮油等省内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造炼油厂、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项目。这些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了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深入合作。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在吉尔吉斯斯坦峰会期间积极设立了“中国—中亚合作1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开展境外项目合作。在过去的十年里,陕西的政策性银行累计支持了276个“一带一路”项目,并为其发放了总额达682.51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动优质企业抢滩资本市场,陕西形成了培育一批、储备一批、上市一批的良好局面,努力做到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多板齐上”,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了“质”“量”双升。陕西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末的39家增加至目前的85家(含过会),实现了翻一番,排名全国第15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排名全国第10位。全省在审核企业7家,在辅导企业17家。隆基绿能、易点天下等一批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成为陕西企业加快“走出去”、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亮丽名片。
同时,陕西积极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深化与香港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支持外向型、新商业模式企业境外上市。截至目前,陕西省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已达40家。
在推动私募创投高质量发展方面,陕西证监局联合省市有关部门出台鼓励私募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长期资金的引导力度,鼓励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投资,培育一批“懂科技”的耐心资本。截至2023年8月末,辖区新增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656只规模1184.27亿元,省内成长期、初创科技型企业吸引全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100.34亿元,在服务构建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服务 当好企业“走出去”的“加油站”
近年来,西安港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发展势头强劲。多条国际班列线路开通,为陕西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陕西省的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到班列沿线企业的合作中,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
2021年6月18日,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标志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安高新区与深圳前海合作共建丝路(西安)前海园项目,全力打造丝路金融创新策源地。
该平台创新性地采用了“班列+数字金融”模式,将中欧班列的运营与数字金融服务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从基础的订舱服务到企业经营信息的查询,从轻资产信用贷款到企业舱单融资,再到铁路运单融资,这一系列的服务都通过该平台实现。
该平台通过“一站式数据共享”等功能,成功打破了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了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匹配度。这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链的构建,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如融资难、融资慢、结算难以及汇率风险管理难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上线,标志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助力中欧班列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陕西依托全国首个主打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服务平台“通丝路”,为小微企业提供宣传推广、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交易订单生成等综合性服务。目前平台入驻的外贸认证企业达300余家,涉及装备制造、工业品、农产品等200余种品类,覆盖陕西80%的县域地区,出口地覆盖香港、缅甸、韩国、美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陕西乃至全国的特色产品推向全球。
除此之外,陕西省内的金融机构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推出了诸如“出口e贷”“浦汇通”等创新的国际业务产品,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他们还探索建立了一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包括“备用信用证增信外币债券发行+参投信用发行外币债券+外债专户开立+发债资金出入境”等,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企业,陕西省还不断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设立了“首贷服务中心”,扩展了陕西省金融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功能,提高了“一带一路”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
在资本市场方面,陕西积极发挥“看门人”的作用,推动“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IPO、定向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等方式,上市公司实现了3597.78亿元的直接融资,占陕西省各类企业同期直接融资累计额的55.8%。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陕西资本市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提质增效 增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持续深化金融外汇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金融外汇服务效能。十年来,陕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跨境收支规模从2013年的115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219亿美元,年均增长7.42%。
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陕西启动了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使企业在境外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向银行提供繁琐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同时,我们推进了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科技型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此外,我们还推进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便利化和自由度。
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方面,积极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通过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截至2023年9月末,已为62家“一带一路”优质企业办理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
在帮助重点企业解决跨境金融服务问题方面,陕西引导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方案、组建银团贷款、签署授信合作备忘录等,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陕西还积极扩大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投资计价、结算的使用。通过建立并动态更新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名单、推动商业银行为优质企业提供线上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通过创建“跨境人民币业务示范网点”、指导陕西金融机构与多个共建国家的银行开展人民币同业合作等方式,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陕西择优选取了全省147家银行网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示范网点”的创建工作,并指导陕西的金融机构与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多家银行开展人民币同业合作。
截至2023年9月末,陕西与11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021.18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的39.52%。
资金融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推动了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教与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发展。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的带动下,陕西的项目建设、市场开拓不断提速,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今,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和无限潜力。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