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新格局,2022年,铜川法院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52%,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3.51%。今年1—9月,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案件同比下降5.05%,进一步推动了矛盾纠纷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止之于未讼。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推动诉源治理从“法院主推”向“党委主抓”转变。党委领导提升“组织力”。今年6月份,市委书记李九红对诉源治理工作作出批示,市委政法委专题召开全市诉源治理工作会议,市委平安铜川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压紧压实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筛查归口管理,协同各有关部门开展多元共治。党委领导挥好“指挥棒”。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市委将诉源治理工作作为重点项目、重攻方向,重要支点,推动了全市上下贯通推进,合力落实。在平安建设工作中,市委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将万人起诉率作为重点考核评价指标,推动党委、政府落实工作责任,统筹部署推进。党委领导注入“原动力”。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全覆盖。市财政每年列支500多万元专项资金,为专职人民调解员提供定额补贴。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建立“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致力做实非诉调解机制,全面落实定额补贴和“以案定补”等制度,有效激发了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的内生动力。
二是坚持前端发力,推动诉源治理从“事后解纷”向“事前预防”转变。强化普法联动。为从源头上减少法院诉讼案件增量,市委政法委把内化群众法治思维,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作为支持和推动法院诉源治理的关键路径。协同相关部门深化“一约四会”协商载体建设,成立175支普法宣讲团队,推动74%的村(社区)被评为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平均每个村5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群众身边,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市中院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活动,建立直抵一线、直达群众的四级普法微信群,以裁判案例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强化纠纷联防。推广“好人+五老”模式,搭建群众说事室、群议坊等平台,学习借鉴“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开发“平安通”APP,通过群众“下单”,法官、网格员“接单”以及日常巡查“找单”等方式,兜住邻里纠纷“鸡毛蒜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市法院依托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两化”建设,全力打造“枫桥式”法庭,推动基层人民法庭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当好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引导基层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市法院创成“示范法庭”“达标法庭”16个,创成率排名全省第二位。陈炉人民法庭服务基层治理经验入选全国法院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获评全省首批“枫桥式法庭”。强化无讼联创。今年8月,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无讼村、无讼社区、无讼小区“三无”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搭建法官工作站、法官联系点和“微法庭”两个工作平台,持续深化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充分发挥直接立案+诉前调解、法院+村委会+乡贤联合调解、法院+司法所+派出所联合调解、委托调解+委派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或支付令工作效能,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在城乡社区一线有效预防、有序化解、有力止诉。目前,已创成无讼示范点7个。
三是坚持非诉挺前,推动诉源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人民调解点亮“品牌”效应。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立足自身职能作用,不断做大做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法院诉源治理工作,为诉前调解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强力保障。聚力打造以“铜川好人”为引领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创新推广优秀调解工作法,大力推动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水平。铜川好人、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王玉理从事基层人民调解工作42年来,总结形成“四心”“四勤”和四步人民调解工作法,他所在的耀州区石柱镇新兴村40年未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和案事件。该经验在全市推广,累计建成“王玉理工作室”142个。在其示范带动下,全市先后成立“小成说事室”等24个品牌工作室,推动形成了“361”工作法和“1355”说事法等一大批群众易接受、管实效的调解工作法。司法行政机关推动建立的品牌调解室与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无缝衔接,品牌调解工作室和品牌调解员全部纳入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积极接受法院委派调解,实现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于诉讼之前。行业调解迎来“裂变”效应。市中院与住建、妇联、人社、工会、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司法行政等部门联合会签18个诉源治理、诉调对接文件,推动行业领域普遍性问题成批量解决。在党委、政府支持下,成立了24个行业性的调解委员会,搭建起平等沟通、协商解决的平台。建立医患纠纷“保、调、赔、防”四位一体化解机制,充分发挥退休法官调解主体作用,95%以上的医患纠纷得到化解,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被中央政法委、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委评为“2020-2021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政法协同发挥“聚合”效应。2022年,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市委政法委与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建立“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推动法官工作室进驻锦园、裕丰园等大型小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庭”;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激活基层治理“最末梢”;诉讼服务团队进驻综治中心,推动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联合公安机关“和为贵”调解室和基层司法所协同解纷,引入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力求群众解纷“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纠纷3917件,线下诉前调解成功各类纠纷1722件。
四是坚持实质解纷,推动诉源治理从“诉外解纷”向“诉内治理”转变。做优机制。于今年年初部署开展同比有进阶、环比有进步、季比有进档、年比有进位“四比四进”提升办案质量专项工作,严格落实“管理强质、能力增质、评析提质、庭审保质、文书润质、联动抓质、考核促质、评查督质、效率优质”9项重点措施,全力培优案件质量,促进实质解纷。全市法院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指标值全省最优。建优链条。坚持“质量第一,提高效率”,完善案件质量全链条会诊机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过滤衔接机制,将专业法官会议作为审委会的前置过滤程序。推行类案和关联案件强制检索机制,将提交强制检索报告作为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必要程序。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类案强制检索1.1万条,通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案件73件,审委会研判案件123件,借助法答网平台解决法律适用问题32个,院庭长全程监督“四类案件”14件,形成“类案检索初步过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统一法律适用工作机制。培优能力。出台《关于建立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多岗锻炼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员额法官办理法院各领域案件,推动审判执行部门的法官助理到其他业务部门辅助办案,着力打造“全科型”法官、“多能型”助理。开办“铜川法院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组织两级法院法官走上讲台,就类案裁判、法律适用分期讲习,形成互动共进,相学相长的学习模式。实行综合部门法官助理列席审委会工作机制,以使法官助理在沉浸式体验中主动思考,增进智识。建立青年法官、法官助理包抓化解信访案件工作机制,推动青年干警在办理信访案件中学会群众语言、学做群众工作。建立上下级法院双向挂职机制,以期推动两级法院年轻干警在挂职交流中实现“双向造血”、共促共进。
五是坚持诉后发力,推动诉源治理由“审理一案”向“治理一片”转变。发挥司法建议“啄木鸟”功能。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03份。今年7月,铜川中院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以司法建议的不同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诉源治理型、政策推动型、诉讼保障型、裁判补充型、补充漏洞型、提示疏漏型等六种类型。同时,建立司法建议制发事前沟通和事后问效机制,并对司法建议的起草格式、审签流转、登记备案、考评制度均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力促进了司法建议的规范化和实效化。发挥精准介入“手术刀”功能。为着力破解诉源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发力点不准等问题,铜川中院制发了《关于推进精准化诉源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全市法院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发案量占比排名靠前的案件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诉源治理。如,为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三个年”活动工作安排,铜川中院针对涉企、涉项目常见案件类型,编印《项目建设中涉建设施工合同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及典型案例》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159条》,对全市重点项目实行“1法官+1项目”结对服务机制,常态化走访重点项目和民营企业,解答法律咨询,有力促进了涉企纠纷消化于苗头、止之于未发。发挥类案分析“诊断器”功能。坚持“眼睛向内”,唤醒“沉睡数据”,以司法大数据分析,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法治铜川建设。去年以来,铜川中院在对全市法院近五年重点案件类型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农产品买卖合同纠纷、醉驾型危险驾驶4个类案分析报告,及时送阅有关行业部门,协同推进类案前端化解、前瞻处置、前期化解。(张文东)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