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惠兴文组诗选三

发布时间:2018-01-16 08:49:5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我在我的骨骼里种下黄河的魂魄

 

八月的微风是多么的金黄,我一生的河流比水还长

壶口的瀑布是从天上来的,跌宕的情绪和宽阔胸膛

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我在中国延安的一个角落

挥洒如椽的大笔,写字,写诗

像一个心忧天下的古人,行到水的穷处

坐看云起时

 

我在我的骨骼里种下黄河的魂魄

选择了一种命运,就是担当起一生的流向

奔腾起伏,咆哮怒吼

满腔的热血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

不畏百转千回艰难险阻,踏平坎坷成大道

好男儿,就是要用一种执著的沸腾的热情

唤起沉睡的高山和亿万群众的觉醒

 

我在我的胸膛里注入了长江的心灵

它宽展的身影和虔诚的姿态

宁静的不露一丝痕迹,用一颗包容的心

孕育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波澜壮阔的

宏伟场景 江河奔流自有史册迁载

沧海横流方显英华一代

 

人生得意须尽欢,欢腾的盛世千帆竞发

万绿吐翠,陕北是个好地方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热爱着

自己的祖国,八月是个收获的季节

一年的工作,都化作辽远的心事

和满山的金碧辉煌

 

我在我的骨骼里种下黄河的魂魄

我在我的胸膛里注入长江的血脉

就是浇灌一种伟大的思想与和谐的目光

我渴望普天之下的人们都能辛勤的劳作

都有丰硕的收获

 

静穆的风从我的耳边吹过

 

一年的时光将要开始,一种无微不至的光芒

将要降临,一如神的脚步,款款而至。

 

我的内心盛下了巨大的欢喜。岁月静好。

我开始试着将平常的日子打磨成诗质般的玉石。

不再用年轻的身躯丈量恒河的沙数。

 

我也开始懂得了保养庄严的神情和静穆的心态

青春是可以常驻的,我始终坚信。

 

耳畔有静穆的风轻轻的吹过

我再也不用为写作而发愁了。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成隔年温热的诗篇

一如大地上生长的事物都可以煎入中药。

 

像谷粒磨去包皮后更加金黄灿烂

我经历过风雨后依然年轻,光泽如旧。

我是一个多么念旧的人啊,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书越读越薄,脚步越来越轻,

像踩着松软的云朵

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美好的报负

总是与宏伟的蓝图心心相印

 

求知,明理,好好做人。应当成为

天下读书人的至理名言。我爱着所有的人呵,

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要仁者爱人。

 

你看,普通的农民悟道了也可以受人尊敬,

高尚为民的领导也能被人民塑造成神。

我位卑权微,隐居于人群之中。

但我深知大象无形,我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灵。

 

新年到了。一年最美好的时光已经翻开,

像我打开的一卷诗经。我想给天下穷苦而努力着的人们

送去粮食、书籍。但我不能够做到,

我只能送去祝福,送去苦难和厄运、疾病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一页福音

 

我写诗,证明我的灵魂还是醒着的,我还关心自然,宇宙和人类。

我写诗,是为了你也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天下相亲与相爱,心自成一脉。

 

我的儿子:惠宇辰

 

壬辰龙年 金风送爽

我的儿子出生在县医院

一张洁白的飞翔的床单

铺开他一尘不染的童年

我给他取名 姓惠字宇辰

承载宇宙间日月星辰之恩泽

而惠与人间万物 意境

多少是有点高远了

但我喜欢 我多么希望

他有一个宽阔而博大的胸怀

能盛下世上的风雨 以及

人间的真情至爱

 

怀抱着他的温新

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出身于农村的贫寒

土地就是我们思想的温床

望着硷畔那棵健壮挺拔的洋槐树

感觉就像我父亲

 

父亲是那高大的主干

我就是那伸出的枝叶

我们不敢把理想伸向那天边

我们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地间

 

走出黄土是个天

寒窗苦读 我不经意间走进了城市的脸

尽管我居无定所 历尽艰险

但翰墨逸韵 书香门楣

天空是蔚蓝的自由

愿儿子能够拥有

 

面对儿子 面对我们这个家族未来的主事人

看着另一个一模一样天真的我

我真的有些不安和困惑

我知道我已开始老去 而时光流逝

岁月不留痕 我能说些什么呢

我只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我只能用积淀一生灵魂 牵引他

溶入这更大的星空

 

儿子已经安详的入睡 而我坐在一边

看书写作 做一些与伟大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

事情 此刻

真想抱着我的儿子 胝足而眠

在梦里 我们要把飞翔的翅膀深深地插入云端

因为云层之上 尽是阳光

 

作者简介:

惠兴文,男,汉族,大学法律本科学历,生于1979年6月,陕西米脂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处处长。热爱法律专业,擅长材料写作,酷爱文学、书法。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人民日报民生与法周刊》、《人民司法天平》、《陕西日报》、《三秦审判》、《法制周报》、《西部法制报》、《民声报》、《华商报》、《榆林日报》、《三秦广播电视报·榆林版》、《延安日报》、《中国校园文学》、《延安文学》、《黄金书屋》、《华夏少年》、《中专生》、《塞上柳》、《陕北》、《米》、《无定河》及陕西电视台、陕西省广播电台、延安市广播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消息、案例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70余篇(首),书法作品荣获第二届“青春杯”全国书画大赛成人组三等奖,第二届“神内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奖,全省法院系统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三等奖,诗歌获全市政法系统“四个在心中”征文比赛一等奖,书法作品入选延安市首届职工书画摄影展,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廉政文化作品集》。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