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重要手段,扎实开展各类接地气、暖人心、有实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
厚植思想根基,培育新时代沃土。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宣讲方式,提升宣讲成效,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利用安吴青训班、云阳红色记忆展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退伍军人、红色讲解员、百姓名嘴等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开展现场宣讲;在“中国泾阳”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理论课堂”专栏,积极转发中省市主流媒体的重要文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党的二十大”主题诗书画摄影展览,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利用农村广播(大喇叭),由各村书记或村里文化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大白话”,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一线;邀请咸阳市“习语润咸”文明实践宣讲团走进泾阳开展示范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截至目前,共开展相关理论宣讲活动共400余场次。
繁荣优秀文化,焕发新时代活力。围绕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 四季村晚”文化惠民、“公益电影下乡”“科普日”等项目,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各战线文化文艺志愿者大力推进送文化、送科技下乡活动。以“泾“羊”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开展“书山有路 礼赞泾‘羊’”阅读分享会、“魅力泾‘羊’”文化采风、“仲山脚下 大美泾‘羊’”文化研学等系列活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县文化馆文明实践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民俗故事、赞颂党的领导等内容进行农民画、书法创作,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追求文明进步的巨大动能,展现了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交汇融合的成果。
深化移风易俗,引领新时代风尚。全县各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基层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淳朴民风。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1人入选一季度“咸阳好人榜”。1人荣获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4人荣获咸阳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县级“新时代好少年”32名;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行动,通过治理婚丧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引导人们树立勤俭、孝顺、诚信、善良的文明理念。积极开展“五美庭院评选”、人居环境整治等文明实践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精准结对共建,绽放新时代花蕾。泾阳县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县残疾人联合会依托各实践所、站举办残疾人就业实用技能培训班,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县司法局志愿服务队免费为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单、防诈骗知识宣传单等法律宣传资料千余本(册)。团县委青年志愿者开展“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爱心助考、“6•26国际禁毒日”“爱心筑梦•与你同行”捐资助学、“小手拉大手,争当创建小先锋”等系列活动40余场次。各文明实践所、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贯穿始终,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推动文明实践工作遍地开花。(赵瑛)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