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高新执法大队围绕宝鸡市“三个年”活动,创新 “规范+服务”的城市治理理念,强化“制度、机制、管理、技能”创新,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群众能力。通过开展“城管三进”活动,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进社区倾听群众的呼声、进企业帮企业排忧解难、进工地指导项目规范化管理,想方设法解决了近百件群众的民生问题,全面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进社区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提高。高新执法大队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检验干部职工作风转变、形象提升的标尺。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每月深入一线,现场检查情况、现场解决困难。为突显城管执法作风转变,更好地深入贴近群众生活,帮助解决群众困扰,大队领导经多次调研考察、研究论证,在总结借鉴天玺路社区“城管进社区”试点的经验基础之上,为提升活动覆盖率,今年选择和谐路、渭水苑、昌盛路3个社区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通过在建立社区工作站、设立执法工作岗;健全便民联系卡,实行制度挂牌上墙;定期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知识”等法律法规咨询、宣传活动;设立城管文化宣传墙,展示城管工作制度和工作动态;派驻执法人员进驻小区,协助纠正私搭乱建、楼宇广告张贴、机动车乱停放、损绿毁绿等小区乱象,净化小区环境;健全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和城管队员四方共同参与的协调议事工作机制,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上半年全队所有党员干部均深入社区开展系列活动13次,现场收集、协调处置群众反映问题20余件,解决餐饮油烟扰民案件11件,清理规范小区内商户违规占道经营行为8起。从而努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城市治理格局,以工作实绩体现作风转变。
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添活力。2023年高新执法大队从如何维护良好的市容管理秩序,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入手,以发挥自身优势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着眼,以消除疫情影响,激活夜市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突破,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规范+服务”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大队通过进企业、进门店,在大型商超企业设立城管工作室,走访了解商户的困难和掌握群众的需求,与吾悦广场、宏欣国际负责人开展恳谈,重点打造了吾悦“雍城集”夜间经济示范街和吾悦广场汽车后备箱百货集市、宏欣国际烧烤广场等,从而建设高铁新城夜间经济生态圈。围绕“四好”标准,以隔离花箱变“规矩线”为“风景线”,结合“十统一”标准,强化燃气安全,全部使用清洁、安全、节能的统一燃气餐车,每个餐车配置亮化设备,配备专用油烟净化设施,地面统一铺设环保地垫,每个餐桌配备专用垃圾桶等,允许具备条件的餐饮饭店店外规范经营。从小吃商业街、烧烤广场、后备箱百货集市到大型商场购物,实施一体化一站式服务。通过激活高铁新城商业圈,展示企业形象,突出宝鸡文化特色,提高经济收入,也做到了管得住,管得好,从而逐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精准化服务水平质量,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整个高新区“夜间经济”向标准化、正规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起到了带动和推动作用。
进工地督促在建工程规范化管理。结合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高新执法大队从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提高项目建设规范化持续发展发力,平时注重加强与环保、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间的协作联动,实行清单管理。大队率先在高新首府DK3工地建立“城管进工地”工作站,紧盯问题抓落实。并以高新区育才项目建设工地为样板,多次召开扬尘治理标准化现场会,现场检查和当面纠改相配合的工作方式,加大项目建设扬尘噪声污染检查次数和纠违力度,形成了一整套管理标准。针对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大队组织小区居民、施工单位、物业负责人等在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现场监督建设单位改进施工工艺和落实加设隔音网、隔音棚、减震垫等防治措施,有效解决工地的噪声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6月份大队还创新“互联网+执法”智能化办案模式,拓展了手持式时时监控,车载现场影像传输、飞行器高空取证、控制中心现场派发任务等功能,推进“一体化”办案和监督,提高服务效率。督导20多个在建项目落实扬尘和噪声防治工作措施,直至整改完成。
下一步,高新执法大队将聚力“三进”服务,以“三个年”活动向基层一线走深走实为目标,掀起抓市容规范化管理、抓效能水平提升、抓作风形象改进的热潮,改善环境质量,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力量。(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