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潘睿 报道) “过去一年,经开区聚焦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沿着‘四新战略’勾勒的发展路线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保安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3月1日,在西安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华说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华 摄影 屈宏伟
据介绍,2022年,经开区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25亿元,每平方公里9.25亿元的产出强度位列全市第一,用全市1.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近10%的生产总值。在商务部对国家级经开区年终大考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位列西部第一;海螺股份、宁波拓普、富春集团等一批龙头项目入区,总投资超800亿元的151个项目落地,签约数量和投资额度实现量质齐升,引进3个百亿级基金,新增市场主体2.5万户;新开工2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600亿元,陕汽扩能、康明斯发动机、儿童医院、红会医院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经开片产业沃土上茁壮成长。
发布会现场 摄影 屈宏伟
张兴华表示,2023年经开区将以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四新战略”,全面践行大招商、大建设、大服务、大发展“四大路径”,认真写好产业聚集、创新驱动、开放平台、城市环境“四篇文章”。
聚焦产业新高地,突出稳增长固根基。经开区将持续壮大支柱产业,实施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4大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培育百亿强企方阵,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构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狠抓招大引强,实施精准招商、资本招商、全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凝聚招商合力,拓展招商眼界,强化要素保障,用大招商推动大发展。强化项目支撑,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2655亿元。
聚焦科创新引擎,突出抓创新强引领。经开区将加快秦创原平台建设,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在渭北地区布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加速中国海智计划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陕汽等企业设立创新联合体。
聚焦开放新门户,突出增动能添活力。经开区将强化开放平台牵引,推动高铁新城全域纳入自贸协同创新区,加快中欧合作产业园、综保区渭北协同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加工贸易、跨境电商等开放型经济,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38亿元、增长16%以上。力促开放提质增效,支持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产品认证,实现企业海外仓建设“零突破”。
聚焦都市新中心,突出提品质优环境。经开区将健全完善交通体系,推动西铜一级公路城市化改造、北客站枢纽工程二期、泾渭新城铁路专用线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7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建设,推动泾渭新城三甲医院、开元大剧院等项目交付运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全年市场主体总量增长8%以上,全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7万户。
作为西安“北跨”主要承载地和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核心区,经开区将乘着浩荡的时代东风,激活开放创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用实干实绩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经开力量。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