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以建设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为契机,针对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乡村治理存在着服务半径大、覆盖不全、力量不强等治理难题,探索实践“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三条路径、推行‘四步工作法’、实施‘五小’工程”的“1345”工作机制,构建全县整体联动、全域覆盖、综合施策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综合体,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
围绕一条主线,构建治理新格局
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这一主线,全面强化党的领导、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全县“一盘棋”谋划、“一张网”推动、“一把尺”考核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大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以3523个片区为单元,以一个党小组管3-5个片区为标准,建立片区党小组828个,优先从党员片长,其次从公益岗位、离退休干部等党员中优选党小组长828名,设立党员中心户2986个,构建“县委-镇(街道)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同时,由14个牵头县直部门联合成立专项指挥部,形成纵横贯通组织体系。
建立联动机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县建总指挥部、镇建指挥部、村建指挥所,三级书记分别担任指挥长(所长),形成由县委统筹、镇办和部门指挥、村(社区)落实的“三级联动”责任体系。
夯实领导责任。压实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片统筹、分管县级领导专职专责、联镇县级领导包镇联村、行业部门领导专项推进、镇(街道)领导驻村蹲点的五方面责任,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考核办法》,严督实考,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突出三条路径,实现治理智慧化
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科技手段,突出线上调度、线下推进、“党心民心聊天室”三条路径,推动乡村治理综合体实现扁平化、智能化。
线上调度高效率。首先建立网络架构。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大数据平台,设置“党的建设、矛盾调处、产业就业”等14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块。纵向上,开发县、镇、村、党小组长(片长)“掌上通”APP,建立县总指挥部→镇(办)指挥部→村(社区)指挥所→党小组长(片长)→党员中心户的五级微信群;横向上,接入党建、公安、民政等方面的数据信息,通过视联网系统连接14个专项指挥部,确保部门、镇办之间能够点对点会商交流。实现“一张网络”上下贯通、左右联通高效指挥调度。其次建立运行机制。群众通过党小组微信群反映诉求,党小组长能处置的立行立办,不能解决的,向村、镇、县逐级上报。村指挥所向村干部、党小组(片长)交办,镇指挥部向“六办三站一中心”交办,县总指挥部向14个专项指挥部交办,办结后向社会公示。
线下推进务实效。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计划,今年154个村(社区)达到标准化,实现“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72个,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好人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一约四会”,组建乡贤能人调解队159支、群众说事大院121个等,促进乡村自治。
创建“党心民心聊天室”。在村、党小组建立“聊天室”,搭起党心民心连心桥,作为掌握民情民意的最小触角,通过微信群及时倾听、收集、上报群众诉求,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
实行“四步工作法”,推动治理精细化
坚持“群众事无小事、有问题找支部”,全面推行“民呼我应、民情我知、民事我办、民忧我解”“四步工作法”,听民意解民忧,打造精准细治综合体。
强化民呼我应。在线上,通过156个“党心民心聊天室”、4979个微信群等,一年来收集问题3.4万件,在党小组层面调处率达82.3%;建立“12345”便民热线服务平台,受理解决群众需求5100余件。在线下,全力呼应群众需求,今年县委书记营商环境信箱受理关键问题6件,召开县长早餐会、晚茶会23次,解决突出问题126件。实行“社区吹哨、党员报到”,2150名县直单位干部下沉社区,1人包联10户左右居民,采取每周一电话、一微信,每月一入户、一谈心、一帮办“五个一”办法,倾听群众心声,目前共帮助解决主要困难4300余件。
做到民情我知。实行领导遍访制,县委书记每年遍访所有脱贫村,县委常委包镇联村每年遍访所有村,目前,县委书记全部完成遍访,包镇县级领导遍访3轮次,解决重点问题212个,完成调研报告21篇。15个镇党委书记每季度遍访所有脱贫村、每年遍访所有重点监测户,今年遍访4轮次,解决难点问题1022个。推行干部走访制,按照一名干部包联若干群众的“1+X”办法,选派8180名干部与24753户脱贫户,其中838名党员干部与1559个监测户结对子,每月至少走访2次;村“四支队伍”每周对重点监测户走访研判一次,目前共解决主要民生问题6600余件。
开展民事我办。全面压实干部责任,为民办实事。在县直窗口单位创新开展专办、领办、代办、帮办、一网通办“五办”服务,目前共办理2.57万件,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在村(社区)建立5大类82项上门服务和民事代办清单,细化36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走路”。落实驻村帮扶责任,开展“千名党员驻村兴农”活动,156支驻村队伍今年完成修路、产业等项目465个1.26亿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9000余名有能力党员领办本职岗位事、群众发展事、社会关切事3.9万件,实行季度积分和年度评星,确保践诺到位。
做好民忧我解。围绕“五大”难题,着力解民忧、纾民困。针对群众增收难,实行县级领导“链长制”,推行“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产业链党组织279个,形成五大主导产业,目前,150个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2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推行“党建+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跟踪管理”模式,建立流动党支部23个,全年转移就业6.6万人、劳务收入8.5亿元。针对进城务工群众子女上学难,建立“1553”工作机制,今年增加学位608个,有效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农民就医难,新建村卫生室42个,154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方便群众就医。针对疫情防控难,在城区建立43个片区联合党支部、31个“三无”小区党支部,采取“一领五管”措施,强化社区防控;在农村创新“1+N”健康驿站模式,镇、村共建驿站246处,有效破解隔离难。针对社会保障难,采取“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社会救助、特困供养”办法,建立临时救助党支部、党小组两级审定制,落实9279户低保对象干部包抓制、3682名特困供养人员与家属双向责任制,切实织密社会保障网。
实施“五小”工程,激活末梢强根基
以片区为单元、以党小组为引领,实施“五小”工程,做到“由小到大”,实现服务与治理互融共促,全面提升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推动形成促进乡村生态、人才、组织、文化、产业全面振兴的“大治理”。
用好党小组长(片长),用“三星”评价、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三项”制度管理党小组长(片长),今年调整党小组长115人、片长331人,建强“治理末梢”。
发展小产业,每村组建一支“带富领飞”工作队,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庭院经济项目,做到每户至少2个长短结合产业。
实施小建设,全县建立20余种小建设指导清单,由镇统筹、村实施,今年建成通组路199条480公里、小菜园845个等,方便群众生活。
开展小服务,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志愿服务队172支,开展扶弱济困、疫情防控等。成立红白理事会159个、文化自乐班76个,革陋习、树新风。
评选小荣誉,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评选活动,建立“评比晾晒”机制,设置党小组“荣誉墙”“善行义举榜”3523处,评选1600多个“五美庭院”、1700余名身边好人,促进乡村德治。(魏华、陈风军)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