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作为全国油气产量最高的油气田,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统筹好国家所需、人民所盼、长庆所能、未来所向,主动承担起比以往更重、更紧迫的责任。”6月17日,长庆油田发布202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可信赖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经营、促民生的社会贡献、重人本的员工发展四个方面,展示长庆油田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年度履责业绩。
长庆油田是党和祖国的长庆,是全国人民的长庆。中央有指示,国家有需求,集团有要求,长庆要行动。长庆油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安全战略,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坚决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顶梁柱”,全力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长庆力量。
为端稳能源饭碗作出长庆贡献
截至6月8日,长庆油田页岩油超大水平井平台——华H100平台已投产12口水平井,平台日产液量653立方米,日产油量107吨,日产气量8070立方米,其中3口水平井日产油20吨以上,展示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华H100平台的高效开发,是长庆油田推动油气高质量开发的一个缩影。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国家意义重大,要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目前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40%,油气资源保障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长庆油田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油气高效上产,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彰显国内最大油气田的担当作为。
51年来,长庆油田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艰苦创业、拼搏奉献,走出了一条扎根西部、油气报国的发展之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批示后,长庆油田启动二次加快发展新征程。油气勘探发现庆城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和陇东、宁夏两个千亿方气区,油气开发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页岩油开发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推动油气产量快速攀升。2020年,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2021年油气当量达到6245万吨,再次刷新国内油气田产量纪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加油争气”。在2021-2022供暖季,长庆油田最大日生产能力达1.55亿立方米,连续四年高峰期日产量保持1000万立方米增长,彰显了国内第一大气区保万家温暖的责任担当。
长庆油田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决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顶梁柱”。长庆油田成功开发35个油田、13个气田,目前油气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油气总产量的1/8和1/4,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添了厚重的底气。
按照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长庆油田油气年产量将提升至6800万吨,为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和“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作出新贡献。
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长庆动能”
长庆油田天然气生产一直在“加速度”。2022年仅用68天突破100亿立方米大关,同比提前3天实现。今年前5个月,长庆油田生产天然气213.9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主体能源由高碳向低碳过渡、最终实现绿色清洁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天然气是当前世界公认的清洁低碳能源。面对全国人民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长庆油田紧跟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天然气上产作为重要使命,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在2020年建成400亿立方米大气区的基础上,2021年生产天然气465.43亿立方米,年产气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目前,西气东输、陕京管道等12条国家天然气主干线在长庆交汇,成为我国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国内重要支点。长庆天然气穿山越岭奔赴神州大地,化为千家万户灶台上跳动的蓝色火焰,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长庆油田按照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将新能源作为主营业务,积极探索新能源与油气能源多能互补,加快向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以姬塬油田和苏里格气田两个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建设为引领,集成推广节能降耗、伴生气回收利用、光电、风电、公益碳汇林等9个项目,大力推动风光油气电融合发展。2021年,通过开展节能降耗、试气回收、风光替代、CCUS等项目,实现节能51.31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3.41万吨,努力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作出示范引领。2022年,长庆油田在采油五厂建成中国石油、陕西省首口长停油井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截至5月31日,靖边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及华池首座屋顶光伏电站,向油田电网累计输送清洁电力102万度,替代标煤310吨,减排二氧化碳790吨。
在油气田开发中,长庆油田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全领域,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绿色矿山建设,4家单位8个采矿权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油区绿化面积达95%,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长庆力量。
为了让路生态保护,近年来,油田不惜数十亿元经济损失,先后关停封堵自然保护区、水源地内的油气水井,关停站库44座。在陕西延安,为了让50万老区人民喝上放心水,先后对王瑶水库周边1500口油水井进行封停,坚决做到资源开发让步环境保护。在庆阳巴家咀水库,分批次对水源保护区内的采油井进行关停搬迁和连片治理,修建17道拦污坝、5座应急库,坚决让老区人民喝上放心水。
长庆油田争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低碳发展的先行者,以“开发一片、绿化一片、保护一片”为己任,大力实施碳汇林建设,先后建成“中国石油长庆林”“长庆碳汇林”等10多个大型生态屏障,并以每年新增绿地4500亩以上的速度,为美丽中国建设增色添彩。
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长庆力量
“长庆油田除了每年投入5万元帮助安掌村维护539亩苹果林,还投入10万元支持村里种植了1500亩紫花苜蓿。”在甘肃庆阳环县安掌村,采油十一厂驻村书记席宏涛介绍,1500亩紫花苜蓿每年能收获2000多吨饲草,可满足村里2000多只羊的食草需求,富余的苜蓿还可以用作销售,增加村民收入。这是长庆油田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庆陇东油区视察时指出,长庆油田地处革命老区,在开发好能源的同时,要帮助老区脱贫致富,为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庆油田牢记“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嘱托,与庆阳市联手打造和谐模范油区,建设陇东千万吨油气生产基地。在大发展中,长庆油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庆阳长庆一家人”,以开发建设带动当地劳务输出、业务外包、建材、物流、制造等相关产业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2021年,仅在华池县就为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1000多个,人均年收入提升至4万多元。
长庆油田将油田发展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广大人民群众携手走出了一条共建、共赢、共享的发展之路。
油气田开发到哪里,就把改善民生、造福地方的社会责任延伸到哪里。如今的长庆油田是一个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的大油气田。油气开发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号”,而精准扶贫则让贫困户摘了“穷帽”。长庆油田与地方政府联手推进“一村一户一策”和“三年帮扶计划”,在定点扶贫村持续加大投入,实施种植养殖、道路建设等帮扶项目近130个。油田驻村书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庆阳环县,油田定点帮扶的8个贫困村563个贫困户提前一年全面脱贫。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庆油田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乡村增收渠道。在庆阳环县车道镇,长庆油田投入帮扶资金,对150户建档立卡户进行湖羊养殖扶持,同时发展牧草种植和小杂粮产业,提升养殖、种植规模和成效。在榆林米脂县王坪村,引导村民种植山地苹果420亩,目前已成为村民增收的产业支柱。同时,通过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的“接力跑”,宁夏、陇东、陕北地区的苹果、湖羊、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纷纷走上了长庆油田广大员工的餐桌,为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庆阳市环县车道镇双庙村村民刘翠连高兴地说:“感谢长庆油田的帮扶,我们家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滩羊养殖,生活越来越好,奔小康也有盼头了。”(袁朝旭 刘娟 安祥燕)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