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刘蕾 通讯员 罗峰 汪金波 张承喜 张维安)11月5日,在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安康市农业局承办的“中国好茶.陕茶一号”新品种新产品专场推介会隆重举行,汉滨区成功签约6大项目3.6亿元。
签约仪式现场
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琦在致辞中说,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安康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湿润温和,森林覆盖率达65%,特别是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被誉为“世界硒源”、“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茶之乡和古丝绸之路丝茶产品的重要来源地。汉滨区是安康市茶叶重点产区,特别是“陕茶一号”经多年培育而成,是陕西省第一个无性系茶树良种,被陕西省政府作为唯一的茶叶优良品种在全省推广,并进入规模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本次“中国好茶、陕茶一号”新品种新产品推介会,汉滨区将集中展示“陕茶一号”新品种新产品科研成果及系列产品,本着“以茶为媒、以茶促商”的理念,希望通过农高会这样的平台,让安康富硒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安康富硒茶健康幸福千万家。鲁琦诚挚邀请各界朋友、各方客商到安康登茶山、听茶歌、赏茶艺、论茶道、品茶香、发茶财。
工作人员现场展示陕茶一号
安康市汉滨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孙自余作了“中国好茶.陕茶一号”专题推介。他介绍到,汉滨处于巴蜀茶区,是栽培茶叶、生产好茶的理想之地,拥有种茶历史悠久、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硒元素含量适中、品种优势明显五大优势。
近年来,汉滨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市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决策部署,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强力推动富硒茶产业快速发展,汉滨生态富硒茶产业迈向新的阶段。呈现集约化推进、园区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四大特点。汉滨茶园面积已达到16万亩,2017年春茶总产达到4480吨,实现产值10亿元,富硒绿茶、红茶、白茶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农民增收共赢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9个万亩茶叶示范镇、10个市级以上茶叶产业龙头企业、20个市级以上茶叶示范园,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建成陕茶一号茶园10万亩,全力打造陕西陕茶一号繁育基地、种植基地,让陕茶一号品牌更响、更亮,形成汉滨生态富硒茶业的拳头产品,助力小康社会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肖斌对“陕茶一号”做了点评,认为“陕茶一号”茶叶新品种,具有芽叶壮、萌芽早、适应性强、内含成分独特、产量高五大特点,其绿茶制品具有色绿、味鲜、汤清、香郁、回甘、无苦涩味的品质。“陕茶一号”芽形介于龙井43号与福鼎大白毫之间,用“陕茶一号”制作仙毫,工艺有重大创新,融合了扁形茶与条形茶的优点,为安康芽形茶、汉中仙毫、秦岭泉茗陕南三大品牌外形统一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做大陕茶品牌。
推介会上,汉滨区人民政府与泾阳县人民政府签订茶叶产供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汉滨区农业局分别与深圳市晶扬电子有限公司签订投资1亿元红升永合顺富硒食品深加工项目,与浙江嘉兴月河农业开发公司签订投资6000万元魔芋精加工项目合作协议书,汉滨区林业局与汉中市西乡县茶叶局签订1000万元陕茶1号茶苗繁育合作协议,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分别与西咸新区茯茶镇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1.5亿元陕茶1号黑毛茶原料购销合作协议,与陕西茯茶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投资4000万元陕茶1号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借助第24届杨凌农高会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举办“中国好茶.陕茶一号”推介会,进一步提升了陕茶1号及汉滨生态富硒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在秦巴山谷中孕育、汉江碧水滋养的汉滨生态富硒茶叶,走出陕西、走向全国;通过汉滨生态富硒茶叶,与更多的朋友结识、结交、结缘。这次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交流与合作,推介汉滨生态富硒茶产品,展示汉滨茶叶生态富硒、绿色健康的独特品质,不断提高以中国好茶,陕茶1号为主打的汉滨生态富硒茶的认知度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