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原县大程镇等桥村,平整的水泥路入村入户,房前屋后种着绿植鲜花,成片的良田美不胜收……“以前我们都是靠天吃饭,天帮忙,我们日子就好过一点,天不帮忙,就只能勒紧裤腰带咧。”坐在屋前晒太阳的王大妈说起以前的生活连连感叹!等桥村,昔日的贫困村,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三原县法院驻等桥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
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履行驻村帮扶责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驻村工作队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老乡家里去、到田间地头去,倾听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等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平安说。言必行,行必果,县法院驻村期间,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深入村镇走访调研,实地查看村情,同村干部和群众交流,考察村里的农业种植和产业分布情况,对村里进行全面摸底,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鼓励农户发展种养殖等产业,促进全民致富。同时该院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涉民生领域案件,畅通司法救济渠道,深入村中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和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2021年化解处理该村矛盾纠纷5起,并投资5万元帮助村上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为乡村发展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狠抓帮扶合力,叩开生产致富门。“要想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必须要靠产业发展。”怀揣这样的初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积极加快基建和产业建设。一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村立足现有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结合全村实际,实施进村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落实小型饮水工程,推进农村改厕工程,以更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农村幸福生活构筑新生态。另一方面,驻村工作队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村级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探索出一条可持续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该村引入陕西康博佳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公司经营等桥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功建立起“脱贫户+合作社+基地+农业公司”的产业帮扶模式,不仅带动本村特别是脱贫户就业,同时还积极发挥本公司优势,在全村举办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等活动,提升村民农业发展潜力和能力。为帮助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协调争取帮扶资金,建设1200㎡的钢结构厂房,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企业扎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三原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帮扶合力,积极探索,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不仅使等桥村成功脱贫,更让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实现“学有所教”。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村走访,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困难学生捐赠书本及学习用品;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娱乐文化生活,驻村工作队为学生购置了体育文化器材,并且每年定期开展“送法进校”活动。二是实现“劳有所得”。针对农村劳动力不同需求,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协调有关部门进村入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到养殖基地参观学习生猪养殖技术,统筹发放化肥、猪苗、果树等帮扶物资,增强农户种养技能和农业管理水平,实现“劳有所得”致富梦。三是实现“老有所乐”。驻村工作队介绍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满足农村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我村积极新建老人幸福院,全力推进农村示范性‘幸福院’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白天相聚交流,互助互娱的场所。”300平方米左右的幸福院设有接待室、棋牌室、阅览室、休息室等相关配套设施,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约1200平方米,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韩怡)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