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渠岸镇位于县城以东4公里处,西铜高速纵穿而过,南距西安30公里,西距咸阳30公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全域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万亩,95%土壤含硒量在0.2mg/ kg 以上;全镇共16个支部,831名党员,含9村1社区,88个村民组,总人ロ2.8万人。近年来,为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创建成果,渠岸镇立足区域土壤含资源优势,结合镇情实际,不断做大做强富硒产业,邀请专业团队高规格完成《渠岸镇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为渠岸镇富硒产业发展绘就出美好蓝图。通过出台《渠岸镇富硒产业发展十项奖励办法》、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院地合作、推介关中硒原商业品牌、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打造渠岸关中硒原农特产品旗舰店等一系列举措,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建设了六大富硒产业基地,为唱响“关中硒原。幸福渠岸”迈出坚实步伐。
一、聚力富硒发展,推进产业振兴,打造“亿元设施富硒蔬菜大棚建设”精品工程。围绕亿元设施蔬菜大棚建设,投资1.2个亿,在镇域7个村建设7座10000㎡锯齿联动温室蔬菜大棚;投资760万元,建设富硒农产品研发、农产品质量检测、蔬菜初加工生产线、品牌宣传推介以及做大区域公用品牌五个产业基地及体系;投资120万,为镇域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3000余亩申请有机粮食认证,初步形成富硒蔬菜多态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带,有力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
二、聚力基础提升,推进配套建设,打造“基础设施提升”精品エ程。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投资9000万元,做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专项债项目建设,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投资2000万元,做好弱电入地项目建设,消除镇域弱电管线任意斜拉、下垂、线杆倾斜等安全隐患,实现容貌改观;投资1500万,新修田间水泥道路6.4公里,新打灌溉机井9眼,铺设灌溉暗管9公里,配套建设机井房9个;投资300万元,做好镇区主干道亮化提升工程,镇域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得到提升。
三、聚力校地合作,推进人才培育,打造“人才兴镇”精品工程。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战略,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教学点”,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计划,鼓励年轻镇村党员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在西航职院进行在职教育提升学历,为全镇上下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文化、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逐步推进形成保障高质量追赶超越、助力乡村振兴的镇村干部人才体系。目前,全镇已有百余名干部、群众在西航职院完成大专课程学习。
四、聚力基层治理,推进服务管理,打造“基层过硬支部”精品工程。坚持党建引领,以“村村达标,整镇过硬”活动为契机,以“两帮三联一创建”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支部推动、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五方联动”工作机制,结合村级阵地“三年提升”活动,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渠岸村、黄毛村、大村王村等6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改造提升吴村盖村、仇阳村等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激活驻村工作队、乡贤队伍和致富能手联帮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增强了党员干部凝聚力,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达到了硬件达标、软件精细、活动规范的目标,为全力打造市级过硬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聚力抱团取暖,推进经济发展,打造“村集体经济提升”精品工程。以“信用村建设”为契机,打造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结合“信用村建设”,群众三户联保,申请创业发展资金,带动7个党支部联合建设、7个村产业联合“抱团取暖”,通过“村集体+民企+电子商务”的合作发展模式,共同筹资建设蔬菜大棚对外出租,为广大有种植经验的群众或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务,逐步形成固定资产发包收取租金,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切实推动集体经济“空壳村”动态清零、薄弱村提高效益、示范村做大做强。(三原县 李冲)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