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乡村道路、精致的农家小院,漫步在三原县城关街道麦刘村,一副清新优美的农村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老百姓看着也舒服,可开心了”村民们高兴地说。近年来,麦刘村坚持“产业兴村、生态立村、文化建村、组织领村、人才强村”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心谱好“六部曲”,奏响了乡村振兴建设“新乐章”。
制定一组实施方案“曲”。麦刘村结合村情制定了《麦刘村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涵盖了“提升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农贸交易综合市场、打造裕原路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一条街、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生态宜居乡村、繁荣乡村优秀文化,实现乡村文明传承、强化乡村基层建设,构建有效治理体系、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乡村富裕水平”等方面,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部分项目已完工并产生实效。
编制一部村庄规划“曲”。麦刘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做强乡村产业,提升乡村风貌,传承特色文化,优化乡村治理,凸显示范村整体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特邀西北大学、西北设计院专家学者,市县农业、国土、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对麦刘村的实际现状进行全面了解、调研、访问、查看,并召开专家研讨会、部门分析会、投资意向洽谈会、村集体经济成员代表大会,听从各方意见,由专业优秀规划设计公司编制麦刘村乡村振兴(2021—2025)规划方案。
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曲”。以村两委、城关街道办事处包村干部、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为基础,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干群关系过硬的队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建设好乡村振兴“示范村”。继续大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及群团等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树立一个乡风文明“曲”。麦刘村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源,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道德大讲堂”“多功能厅”“书画活动室”“棋牌室”“文体娱乐室”“乡村大舞台”“群众健身广场”“乡村文化长廊”等设施建设功能性作用。每年持续开展“优秀党员”、“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等创建活动,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一条街,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
打造一片宜居环境“曲”。完成铺设排水管网4.4公里,修建污水井共209个,有效治理群众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恶臭味难闻等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动员群众自发进行改厕行动,目前86%住户已完成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组织发动群众对门前的积陈垃圾、柴堆、粪堆等“三堆六乱”进行清理清零,健全完善村级垃圾分类、可利用垃圾回收、“垃圾银行”(积分兑换)、垃圾收费、垃圾清运、可腐烂垃圾堆肥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并实行各户门前“四包”挂牌划区责任制、“街(巷)长”挂牌负责制等村级人居环境整治管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到村规有序、奖罚分明。新修、加宽、修补硬化村庄道路十多条80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村内的“断头路”和街巷未硬化问题。同时,铺设道沿约1200米。修建花池约2800米,种植红叶李、石楠等树木约2000多棵,种植石楠球、小叶黄杨等苗木约10万株以上,铺设草坪1500平方米。以“气做饭、电取暖”为目标,新增设变压器2台,不断加快冬季清洁能源电热风机取暖安装项目,热风机安装126户,目前天然气工程正在设施阶段。
建强一个集体组织“曲”。麦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240万元,将38户村民的100亩土地进行流转,创建现代农业百亩果蔬示范园,采取“村支部党建引领+村集体自主经营+村民用土地入股+脱贫户劳动就业”的形式帮助农民增收,解决脱贫劳动力就业,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1.6万元,帮助脱贫劳动力就业10人,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三原县乡村振兴局 夏晨雪)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