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五年回顾硕果累累 放眼未来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22-04-07 16:29: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蕾 报道)4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年建设情况,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及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陕西自贸试验区五年来建设情况并回答提问。

据介绍,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批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五年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累计形成创新案例622项,呈现出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一是推进机制日益完善,改革合力不断汇聚。二是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复制推广释放红利。三是市场活力加速迸发,新兴产业持续聚集。2017年4月1日揭牌至2022年3月底,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市场主体112479家,新增注册资本10754.89亿元,其中新设企业73795家(含外资企业786家),市场主体加速集聚,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能。四是国家战略落实有力,开放高地加快构建。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五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和可预期性。六是区内区外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初见成效。首批在延安、铜川、安康、宝鸡、渭南和韩城等6市相关开发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推动向协同创新区下放(委托)19项事权工作,启动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

据了解,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的以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人文交流开放合作门户区为定位,持续深化自贸、服贸、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联动。通过构建“三办”协同工作机制和“五个一”的改革推进机制,培育了194项改革创新成果,1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0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大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新模式、“互联网+文物教育”等文化教育方面改革创新成果先后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五年来始终将贸易便利化作为稳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内容,加快推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改革创新红利。在全国铁路口岸首创“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率先实施“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使中欧班列长安号在口岸的停留时间缩短6-12小时。在航空口岸实施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有效满足了企业对通关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的迫切要求。推动西安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全国首创的“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正在加快建设。西咸新区首个公用型保税仓投入运营,进出口贸易值突破1400万美元。2021年12月西安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1.1小时,进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34.3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82.3%、62.1%,西安跨境贸易指标获全国标杆称号。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了中欧班列运营组织模式,提高了运输时效,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开通日韩过境货物测试班列,常态化开行跨境电商专列,推动西安港获批全国首个内陆港口启运港退税试点资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速建设,目前,长安号国际干线增加至16条,“+西欧”集结线路达15条,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39条全货运航线,4条第五航权航线,2021年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位列全国机场第9位。加大陆空协同发展,努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已为全国253家中小微出口企业提供融资近1500万美元,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以上。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将产品推向全球提供便利,已有30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平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2700万元。建设运行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向30余家企业提供融资业务,累计授信金额超过21亿元。创新推出“央行长安号票运通”“中欧班列贷”“运单融资”等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制定《关于加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动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西安受理窗口,不断发挥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21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经过一年来的建设,该区已经完成了4.9公里长的围网和巡查道路,4.7公里的市政道路,完成了查验区、卡口、信息化系统和4万平方米保税仓建设。目前已经基本达到验收条件,将于近期进行预验收。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开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丝路自贸区”“科创自贸区”“农业自贸区”“会展自贸区”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着力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加快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稳外资稳外贸支撑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在陕西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陕西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