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5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西安市政府副市长沈黎萍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五年来,在强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外向型产业聚集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经验,切实发挥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并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片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挂牌以来,推动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累计形成520项创新案例,其中26项创新成果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66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经验”。并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功能区责任,合力推进改革创新。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外商投资更便利,企业设立经营更简捷,法治环境更优化。按照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提升外资促进和保护力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在全国率先推出“微信办照”、24小时自助信包箱等创新举措,启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办事最多“跑一趟”。并在全省率先推动“跨省通办”业务,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设立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试验区仲裁院等,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创新优化服务模式
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在全国铁路口岸首创“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使中欧班列长安号在口岸的停留时间缩短6-12小时,满足了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的迫切要求。此外,推动西安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全国首创的“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正加快建设,西咸新区首个公用型保税仓投入运营,贸易额突破1400万美元。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依托“保税+融资租赁”模式引入航空模拟机,在全省率先实现航空模拟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打造“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央行长安号票运通”“中欧班列贷”、自贸港商票“运单融资”等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了强大引擎。一是拓通道。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系列举措,有效优化了中欧班列运营组织模式,提高了运输实效,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39条全货运航线,4条第五航权航线,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9.56万吨,位列全国机场第9位。陆空协同发展,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合作。在自贸试验区,中欧合作产业园已聚集德国博世、宝马和法国阿尔斯通、达能等9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 “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国际医疗合作持续推进,天隆科技与韩国开启分子诊断领域的全面合作,累计向韩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检测设备等产品。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通过派遣中医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多个国家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累计接诊1.2万余人次。
三是广交流。探索开展海外文化艺术品保税拍卖活动。“一带一路”贸易之家可展销来自欧洲、非洲、南美洲和亚洲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00多种进口商品。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12所高校举办 “一带一路”留学生创业大赛,“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培训班、“一带一路”国家铁路专业人才研修班等活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主动与其他自贸片区协同发展。与深圳前海等21个国内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与47个国内自贸片区、境外产业园设立特殊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创新联盟;与连云港、郑州等9个自贸片区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2个重点口岸共同发起成立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积极参与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促进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二是带动与省内地市协同发展。与渭南高新区、安康高新区、铜川新区、宝鸡高新区等签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促进协同创新区建设。三是推动与西部省市协同发展。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兰州等城市深化合作,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促进改革创新经验互利共享。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初步形成了自贸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
今后,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继续坚持先行先试,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赋能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的西安力量。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