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麟游:创新机制 精准扶贫 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中国报道讯(记者 胡欣)10月16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脱贫攻坚”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榆林市委常委、府谷县委书记杜寿平,麟游县委书记孙敬虎,分别介绍府谷县、麟游县扶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发布会现场
府谷: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刚刚发布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中,府谷位列第50位。此外,在今年一、二季度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排名中,府谷都位列第一。府谷是革命老区二类县,2010年进入“全国百强”后退出国定贫困县,成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今年以来,府谷县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实现全县人民同步迈入较高质量小康社会为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全省第二季度市际交叉检查中,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在9月底榆林各县区交叉检查中,位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府谷县制定出台了光伏扶贫、就业脱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12个配套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保障。另外,今年共投入扶贫资金5721.9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465万元、市级资金426.9万元、县级资金3830万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企业、单位共落实扶贫资金约1000万元。
产业扶贫方面,府谷县引导贫困户立足自身条件发展产业项目,为每户提供帮扶资金5000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种植花椒4万株,每株财政补贴3元。试种该县本土专家郝治忠培育的高产耐旱杂交谷子1万亩,为贫困户缴纳种植保险,每亩增收500元以上。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制改革,12个贫困村每村安排10万元启动资金,共有32个村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工作,9个村具备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审批。教育扶贫方面。在实施15年免费教育、寄宿生和农村学生享受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今年全县贫困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子女考入大学63人,县上给予每人4000—5000元资助,确保没有一人因贫困上不起大学。生态扶贫方面。今年累计投入190万元对贫困村进行绿化。发放退耕还林补助金113万元,涉及贫困户883户1572人。选聘贫困户护林员102名,每月工资收入500元。健康扶贫方面,在县乡两级医院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实行建档贫困户县内公立医院住院免交押金政策,同时提高报销比例,经过新农合报销、民政救助、大病基金会报销、政府兜底报销等流程,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个人自付比例在10%以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签约服务,为每个贫困家庭成员建立了一份健康档案,免费体检2407人。扶贫移民搬迁方面,该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770户1963人。2016年通过“四个一批”方式安置525户1495人。2017年已安置完成245户468人,其中新府山小区存量房安置110户320人,“一院两制”安置110户110人,集镇安置25户38人。目前已累计入住107户164人、交钥匙110户330人。就业扶贫方面,依托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园区,聘请专家,常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今年累计培训农民300余人次。搭建就业平台,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移民搬迁户,每户优先安排一名劳务人员,提供环卫、保安等岗位,解决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兜底保障方面,符合条件的兜底保障对象全部纳入政策兜底范围,及时发放保障金。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融合方面,参照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研究出台了非贫困户危房改造实施办法,目前正在逐村逐户调查核实;参照农村精准扶贫的做法,对城镇困难群众建档立卡,精准帮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
杜寿平介绍,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抓好脱贫攻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才能更好更快的协调发展;只有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好了,项目多、产业强,才有可能把更多资源用到脱贫攻坚上来,才能吸纳更多的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劳动力就业。府谷上半年实现GDP216.88亿元,增长7.4%;完成财政总收入41.16亿元,增长120.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6亿元,增长14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5亿元,增长27.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6684元和6450元。
麟游: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麟游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市东北部,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县。近年来,该县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在健康扶贫上,推行健康扶贫精细化管理,印发《麟游县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手册》,建立贫困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实行县、镇、村三级挂牌管理,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册。及时开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定期随访、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各基层卫生院组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定期上门为贫困家庭提供健康咨询、疾病诊治、康复指导等医疗卫生服务。筹资106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办理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简化医疗报销程序,建立“一站式”报销窗口,方便群众就医。制定《麟游县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落实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县级医疗机构自付合规医疗费用控制在5%以内、县域内医疗机构新农合全额报销贫困人口门诊诊疗费、贫困患者住院一律免收押金,全面实施先诊断、后付费等各项规定。在转移就业脱贫上,调整农村贫困劳动力从事公益性岗位318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654人,实现劳务收入1.9亿元,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1590人,实现劳务收入557万元。狠抓公益专岗开发工作,全县落实招聘公益专岗计划104人。在生态补偿脱贫上,调整《生态护林员选聘办法》和《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聘用508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1—8月份兑现生态护林员工资121.92万元;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175.87万元,涉及贫困人口296户1226人;兑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16.86万元,涉及贫困人口1939户5956人;支持1646户贫困户发展核桃经济林11573亩。在教育支持上,全县29所中小学、幼儿园944名教师结对帮扶1839名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贫困学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发放各类贫困学生资助683.7万元。为贫困大学生新生落实各类资助103万元268人次,为122名困难家庭学生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80万元。积极落实高效帮扶,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麟游县职业农民培训学院,组建了25人的专家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技术服务,举办畜牧养殖、核桃栽培、中蜂养殖等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产业大户和贫困户1395人次,现场指导开展技术服务240人次。在社会保障兜底上,全面做好特殊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金、孤儿生活补助、大病救助、医疗救助、“五保”分散供养费、临时救助金、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1570万元。修订完善《意外事故救助办法》,县财政安排89.3万元,继续为全县城乡居民办理一元民生保险和意外事故“一揽子”保险,将保额提高到每人6万元,今年以来,对意外伤害等事故共赔付74万元。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