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榆林市教育局突出问题导向,推行目标管理,改革考评机制,真抓实干、追赶超越,努力推动榆林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全市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文︱榆教宣
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16所,其中幼儿园952所,小学322所,中学203所(初级中学80所、九年一贯制83所、完全中学17所、高级中学2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中等职业学校26所,高等学校4所,另有小学教学点188个。有在校生75.98万人,其中在园幼儿17.40万人,小学生34.52万人,中学生18.50万人,特殊教育学生964 人,中职学生2.75万人,大学生2.71万人。有教职工6.6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29万人。
榆林市教育局召开中小学党建暨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十三五”以来,榆林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突出问题导向,推行目标管理,改革考评机制,真抓实干、追赶超越,努力推动榆林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全市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领导重视,教育发展优先保障
榆林市委、市政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7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13.5万个,城区学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优先落实教师待遇,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行教师工资绩效改革,在教师工资总额基础上再增加15%用于绩效考核,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津贴分别提高到每月6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同时设立“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教育世家”荣誉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书育人的热情。
榆林市人民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激发潜能,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榆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学前教育经费奖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榆林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市教育局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年秋季开始,要求全市新建学校和新任校长取消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深化队伍建设改革,建立全员五年一轮不少于360学时的队伍培训长效机制,启动卓越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计划五年内,培养一百名卓越校长、一千名卓越班主任和一万名卓越教师,目前,已培养卓越校长、班主任和教师共2400多名,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榆林市教育局局长沈效功检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精准施策,教育公平充分彰显
学前教育推行“分级认定、限价收费、差异奖补”政策,公民办幼儿园收费日趋合理,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由“十三五”初的72.3%提升到现在的94%,有效缓解了“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矛盾。义务教育执行“划片就近、对口直升、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政策,有效遏制了“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中考实行平行自愿,普职招生达到了6:4要求,实现平稳招生目标,公平入学的机会得到全面保障。
在希望的田野上——榆林市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晚会。
引进资源,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积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引进了北师大、陕师大以及市外高中名校等优质资源,引领榆林教育提质增效。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坚持线上线下并行,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引,双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榆林市教育系统组织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朗诵。
严格管理,教育治理取得实效
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对有偿补课、体罚学生、课堂不讲课后讲等12种师德缺失行为,记入个人“负面清单”档案。出台保证睡眠时间、规范作业布置、加强手机和读物管理、加强体育锻炼等“15条措施”,全面加强“五项管理”。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榆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全覆盖,秋季学期开学后将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集中开展以“查学生学籍管理,整治跨片区招生导致大班额问题;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查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周边乱象”为内容的“三查三整治”工作,对5名个人、4家校外培训机构、12所学校、3个教育行政部门责成或做出处理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形成有力震慑。
陕西美德少年——抗洪“最小志愿者”胡智博。
“‘十四五’期间,榆林市教育局将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安排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构建教育“四个体系”(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体系、资源供给体系、评价体系、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三个示范区”建设(即把榆阳区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新区建成优质均衡示范区,科创新城建成新教育创新实验区)。努力打造教育强市,办好榆林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榆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效功说。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