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成昆铁路凉山境内考古发现200多座半地穴式房址

发布时间:2017-10-12 15:53:39 推广 来源:凤凰网

自去年8月以来,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工程凉山州境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博部门,对22处文物点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考古发掘。10月11日,省考古院陈苇介绍,本次发掘是安宁河流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达约2万余平方米,遗存年代绝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也有少量南诏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考古人员发现,清理出的322座房址中,有200多座为地穴式房址,这是首次在四川地区大规模发现、辨识出半地穴式房址。

墓葬中,唯一出土的一根青铜权杖,显示着墓主人尊贵的身份,200多个铜手镯,展示着古人的情趣,而用于针灸的石砭针,或是国内首次发现,为探索古代中医针灸技术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据悉,考古人员清理了近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其中墓葬近650座(新庄遗址440座、羊耳坡遗址177座、李家湾遗址21座),新庄和羊耳坡墓地规模、分布面积在四川地区极为罕见。清理房址322座(新庄遗址160座、羊耳坡遗址63座、安宁场遗址47座、大泥坝遗址27座),是首次在四川地区大规模发现、辨识出半地穴式房址,这些遗址的聚落布局、结构较为清楚。

此外,考古还出土了6000余件(组)陶器、石器、金属器标本。陶器中的带流罐、带流壶显示出十足的当地文化特征。两处遗址墓地还发现一定数量的青铜器、铁器和饰品,囊括了铜柄铁剑、铁剑、铜箭镞等;金串珠、银管珠、铜牌饰、绿松石、玛瑙、琉璃珠等饰品体现出古人的审美情趣。

据悉,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工程起自峨眉站,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东站附近与成昆铁路米攀段扩能工程贯通,线路全长383千米。2014年5月,为配合工程建设,在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局组织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次联合相关市、州、县文物部门,对沿线相继展开了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发现文物点48处。

考古人员称,目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已入围“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备受国内外业内专家关注。2017年2月14——17日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四川地区先秦时期古代民族当有“巴、蜀、邛”三足鼎立之态势,足见安宁河谷先秦时期考古研究的重要地位。今年8月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会议汇报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普遍认为该区域不仅仅是横断山脉南北文化互动,也需要关注长江流域甚至与华南地区之间的联系。

考古期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让文物“活”起来,多次组织媒体、普通大众到遗址现场参观,并到附近学校做公益讲座。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