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榆林市榆阳区以高分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先后迎接了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亮点观摩、陕西省实验教学成果观摩,承办了陕西省校外教育现场会,高质量建成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被陕西省政府评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县区。
文︱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局
一直以来,榆阳教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系统推进、补短提升、凸显亮点,在基础保障、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招生制度、课堂教学、教育评价等多领域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为加快榆阳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校外教育现场会在榆阳区举办。
抓好保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十三五”以来,榆阳区累计投入60多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重大教育建设项目153个,城乡新增36所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学位42000多个。城乡所有学校建齐了功能部室、更新了硬件设施,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均衡化、优质化和信息化,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学校不断崛起,建成各级各类示范校94所。
同时,榆阳区大力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兑现了绩效工资提高10%、工资总额提高15%待遇,人均每年提高近15000元。农村教师按乡镇分类人均每月发放近800元生活补助,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津贴提高至基本工资的50%,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津贴分别由原来每月400元、500元、600元提高到1000元、1500元和2000元,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津贴,每月再增加500元。为城乡住房困难教师申请保障性住房36套,荣获榆阳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每人每年分别补助研修津贴6000元、3600元和1200元。
阳光入学,教育公平有效彰显
为切实解决城区上学难、入园难的问题,榆阳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全面优化小学新生招生入学方案,进一步完善资格审查、信息核对、网上报名、分段录取等招生程序,及时公示招生政策、招生范围、招生数量等重要信息,全力确保幼升小新生平稳入学。积极推进城区初中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初中单校划片范围,不断完善多校划片招生机制,着力破解城区初中择校热、不均衡等突出问题,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执行“三公开、三不动”均衡编班政策。城区所有公办幼儿园充分根据辖区内适龄儿童数量和幼儿园承载能力,合理制定招生范围、招生流程。通过开展联合审查、入户调查等工作,严格规范幼儿园招生程序,有效化解“公办挤”“民办弱”等发展不均衡问题,保障所有适龄儿童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
优化体制,办学活力竞相迸发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彻底打破学校封闭办学机制,促进校际资源共建共享,榆阳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充分结合办学实际,全面推行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办学模式,采取“1+1”“1+X”的办法,组建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发展共同体49对,实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学生交流“六个一体化”,着力构建校际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效益。同步实施两个覆盖“提质增效”行动,按照“区域相近、学段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所有公民办学校组建为7个“党建发展共同体”,深化“五联五促”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积极总结共同体建设成功经验,试点组建市一中分校和市十二中教育联合体,简政放权,盘活资源,推动了薄弱学校管理提升、形象大变,起始年级招生爆满。开辟合作办学新路径,稳步实施市一中与衡水中学、市二中与西安音乐学院、市职教中心与扬州高等职业学校、市一幼等8所幼儿园与陕西师范学院合作办学,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榆阳区省级示范园与陕西学前示范学院培训培养合作共同体建设启动仪式。
创新人事制度改革。榆阳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严格落实任期聘用、职级等次、结构工资和目标责任考核四项硬制度,一大批优秀人才走上校长岗位。城区高中学校全部推行校长责任制,学校人权、事权、财权实现了三统一,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取消乡镇教师二次分配制度,出台偏远农村学校教师选调新政,选调分配制度更加规范。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学校音体美信息等薄弱学科教师走教工作,盘活了乡镇教师资源,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所有农村孩子享受到有史以来最好的教育。
树优培先,队伍建设量质并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榆阳区教体局注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先后实施招贤引智、素质强基、骨干培育、师德建设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双培养”和“双带头人”工程,扎实开展师资大轮训、校本大研修、技能大比武、业务大考核、教学大视导、作风大整顿“六大”专项活动,选派名师骨干前往上海、厦门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经验、解放思想,近五年累计培训教师达5万人次,人均实现五轮培训,培树了市区级名校长24名、名教师75名、名班主任30名,培养了省市区级骨干教师598名,评选了50名优秀师德标兵,每年斩获名师数量、竞赛成果全市双第一。
多措并举,教学改革创新推进
为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榆阳区教体局在全市率先推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培训研讨、优秀成果评选展示、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高质量承办了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大赛、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研本地化现场会;深入推进新教育实验改革,确立10所新教育实验校,累计招募“新教育完美教室”语文指导老师35名,组织开展“逐梦新教育”主题读书活动,引领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书目、撰写读书笔记、分享心得体会,培育读书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试点推开“双线英语”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新型互动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开展英语教学,助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用活评价“指挥棒”,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测评软件,建立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制定收费标准,试点进行午餐供应,优先保障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双职工子女课后服务需求。目前全区54311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2852名教师参与组织实施,切实解决家长接送难、辅导难,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
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榆阳区将紧扣教育优质均衡目标,聚焦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榆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