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众志成城建百年名校 不负重托创教育品牌

发布时间:2022-01-06 21:36: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榆林市第一中学秉承“追求和谐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办学理念,践行“崇德尚志、强能健体”校训,坚持五育并举、创新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改革,步入了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2015年顺利建成陕西省示范高中。

文︱榆林市第一中学

榆林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历经一个甲子的风雨沧桑,学校创造了无数辉煌奇迹,寄托着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殷切希望,承载着榆阳人民的美好梦想。2013年学校迁至东沙新校区,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40亩;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3667名学生,专任教师383名,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9名。拥有学生公寓楼6栋、教学楼3栋、行政办公楼、图书楼、教师公寓楼、艺术楼、综合实验楼各1栋,拥有现代化物理、化学、生物、科技、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专业实验室、探究室、技能室65间,拥有各种健身活动场馆35个,能满足1200多名学生同时开展技能训练和社团活动。

美丽的校园

高点定位创名校

为推动榆阳教育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聚焦未来、审时度势,2011作出迁建榆林市第一中学的重大决策部署,投入巨大资金,经过近3年合力奋战,新校区顺利建成投用。2013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隆重召开创建名校动员会,确立创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名校,明确“文化立校、师资强校、科研新校、质量名校”的办学思路。区委、区政府于2013年和2018年两次为学校出台“12条”扶持硬政策,经费上全力支持,师资上全力保障,近几年从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部属师范院校招聘高学历教师69名。市、区教育部门鼎力支持,协助解决发展困难,推动学校加速发展、强势崛起。

优美的校园环境

深化改革换新颜

为了全面激活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学校从难处下手、从坚中破冰,率先在全省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坚持“事业为重、实干为上、人岗相适”原则,凭实绩用人才、凭能力选岗位,择优聘任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打通了人才“上”的通道和“下”的渠道,盘活了用人机制,锻造了一支担当实干、素质过硬的骨干队伍,推动了教育质量急速提升。率先在全省推行项目化管理制度,所有领导干部和科任教师定岗、定责、定目标、定任务,实行责任追究制、绩效薪酬制、优胜评先制“三项”硬制度,强化对标考核、及时跟进问效、严格奖优罚劣、严格末位淘汰,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高水平运行、高效率完成。率先在全省推行开放办学战略,与衡水中学等国内高中名校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实行联盟办学,引进名校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先进管理经验,深化结对帮扶,强化跟班学习,推进线上研讨,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实现了共建共享共提升。率先在全市推行封闭式管理,提供标准化住宿和多元化营养配餐,引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实行全天候后保洁服务,24小时巡逻校园,充足学习时间,加强养成教育,优化课程配置,强化实战训练,保证了所有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多措并举推进学校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因材施教育新人

学校狠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善待差异、靶向施策,全力以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推行分层教学,统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拔尖学生,强化培优,全力培养上名牌;待进学生,夯实基础,治偏扶弱,综合提升,全力培养上一本;偏科学生,统一编班,倾斜照顾,抽调名师集中辅导,补弱固强,尽最大努力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圆梦理想大学。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推广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着力打造互动开放、生成结果、充满激情、创新创优、质量高效的“五个新课堂”。广泛开展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公开课,常态化开展磨课、研课、说课、赛课、慕课活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教学艺术。

朝气蓬勃的升旗队伍

锻造名师铸品牌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培树名优教师作为创建品牌名校的根本抓手,实施骨干带动、示范引领、全员提升战略,深入推进全员帮带、全面练兵、全科研修、全体竞赛、全校展示“五大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学带工作坊、能手工作站,一对一精准传帮带引,每学年开展一轮教学技能大赛,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学科骨干“展示课”、名师“示范课”,定期举办专题研讨、同课异构、学术交流,强化全员轮训,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每年评选一次教学能手,集中展示教学成果。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出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区级骨干教师53人。学校名师荟萃,竞展才华。赵毅斌、李春芳、池小燕、王妮子、赵利、武晓燕、梁秀兰、陈娟、汪娟、刘亮、王番爱、张小玉、张瑜、刘增雄等一大批名师是全市乃至全省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文化满园香气浓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注重景观文化熏陶人、美德文化教育人、时代文化引领人。坚持寓文于景,精心选种100余有精神、有内涵、有特色的花草树木,打造了无声教育的桃李园、百草园、英华园、谦和园、逸心湖、尚贤广场等特色景观以及地理、科技、生物等特色园区,实现自然文化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坚持寓文于心,创办了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广播室,组建了听风文学社、国学社、书画社等社团,创办了社刊《听风》、校刊《塞上柳》、校报《晨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定期举办文化论坛、励志讲座,着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坚持寓文于行,因材施教,人人参与,开设100多个专业精品社团,每周开设“名画欣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自选课程;每年隆重举办一次综合运动会、艺术展演、科技创新大赛、远足励志活动。创编的微电影《王者荣耀》《弟子规》荣获全省一等奖,先后承办了全市运动会、全省少儿运动会。近年来省市各类竞赛获奖等次、获奖数量全市第一。

2016年以来,学校高考质量大幅攀升、连年刷新纪录,170多名优秀学子考入全国排名前10的名牌大学,特别是2018年,肖盈盈同学以理综成绩299分、总分706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第七,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了榆林城区10年来清华北大“零突破”;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率88.89%,二本上线率达99.98%。连续六年高考一本Q值、二本Q值、全市前十名三项指标在全市遥遥领先。2019年9月,侯瑾校长被教育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先后荣获榆林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省级园林学校、省级绿色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30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四年社会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为优秀等次,连续六年评为榆阳区教体系统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