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育人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弘扬勤雅文化,提升师生素养,教育教学质量高位运行,连续11年中考成绩名列榆林城区区属公办初中学校榜首。
文︱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
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坐落在榆林市区的东北部,总占地面积28450.5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3176平方米。学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榆林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榆林名校。2003年8月由原一中和原五中两校初中部合并,在原一中校址上组建而成。
风景优美的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老一中”求实创新,民主团结的作风,抓责任、促管理,提炼出“惟勤尚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形成“敬业、乐学、明礼、和谐”的校风,“修身、博识、严谨、爱生”的教风,“勤学、善思、合作、探究”的学风。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766人,教职工236人,其中专职教师217人,中、高级以上职称179人。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内部设施均达到教育部颁布Ι类标准;图书馆、阅览室等都基本达到了国家和省定标准;音乐教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均符合均衡发展要求。
课改内驱,助推发展
为了不断提升课改向内涵发展,让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坚持立足课堂,问诊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课改实践,最终确立“三模块五环节六要素”教学模式,简称为“三五六”教学模式。“三模块”是指导学案由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个模块组成;“五环节”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五个基本活动程序,它包括预习检测、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精讲提升、拓展延伸;六要素是指学习小组建设的分组原则、分组办法、小组规则、小组评价、培训要求、小组学习、评价标准六个抓手。“三五六”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以自主学习为重点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问题主轴、思为主攻”的原则。2020年10月起,借助“梅亮华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探索语文教学,引领辐射,促进教师成长,李斌、郝亚莉老师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竞赛中分别获一等奖、特等奖。
团结进取的学校教师队伍
敦德育心,厚土培根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行从教宣誓和师德承诺制,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杜绝了“教育三乱”等违规行为,自觉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教师。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利用重大节日及班队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开展“道德大讲堂”、学生“日行一善”等实践活动,全面落实“1155”德育新模式,扎实开展“三爱三节”“八大习惯”“六大创建”和“校园十佳之星”“班级六星”评选等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抓好“五项一个”德育工作(即整顿一个阵营:抓好升旗仪式和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做到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坚持一项制度:卫生责任区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 不断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紧跟先辈足迹,争做时代新人
深化改革,聚力提质
均衡分班,促进教育公平。为了让学生公平享有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师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树立良好的教育行风,学校于2019年秋季开始实施七年级新生均衡分班,通过“均衡分班”激发了教师工作动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
联合办学,发挥优质资源。自2017年10月,学校与榆林市镇川中学、榆阳区清泉九年一贯制学校结为共同体学校;2020年8月,与榆林市第十二中学结为全区第一所教育联合体试点学校,围绕“发展同向、管理一体、资源融合、质量共进、效益联评、品牌齐育”目标,逐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同步化,教育科研融合化,师生交流常态化,促进两校教科研深度合作。通过借鉴交流该校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帮助分校区找到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办学理念,改进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按照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的原则,两校科任教师互补,实现教师、学生等人员交流。通过教师轮岗交流、骨干教师送教、“一对一结对帮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0年秋季入学,试点开展校际间学生交流,分校区七年级83名七年级学生到总校区交流学习,使得分校区生源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回流;另外,在教研组、备课组之间开展联合培训研讨活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联合赛课活动,进行联合备课,观摩教学,集中评课,互相交流教案、课件、导学案、作业案、实验教学方案、测试题、教学计划、总结等,在学科组尝试开展远程联合教研活动试点,共同申报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每学期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动态,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促进教学质量共同提高。
学校大门
2021年,总校区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中考共1063人,最高分824分,800分以上34人,平均分676.3;分校区榆林市第十二中中高考实现双提升、双突破,创造了“低进高出”的奇迹。
守正创新,勤雅绘色
学校注重人文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相结合,营造优美舒适、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逐渐形成以“惟勤尚雅”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勤养雅习、勤学雅识、勤修雅艺、勤行雅健”的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在课程建设上大胆创新,利用“+”的思路,融入“勤雅”元素,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将戏曲、榆林小曲、陕北民歌、舞蹈、剪纸等传统文化开发为特色社团校本资源,形成节目成果、特色校本课程,将毕业班离校课程形成校本课程,推出精品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建设校园足球基地,强化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法制、环保、安全、科普、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能力,扎实推进“一校多品”建设。利用好新华美育、素质教育、实验教学、体质监测四大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监管,举办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七年级篮球比赛,开展“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培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格”主题研学活动。培养选拔人才,组织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赛,市、区体育运动会,科技创新比赛,各级各类征文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培养自己。此外,建成市内首个风雨操场,增设户外电子屏,解决了因为天气取消学生体育活动的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