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激扬向上四十六载 “四个灌区”再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1-12-28 22:47:52 来源:中国报道

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自1975年开工建设以来,从“砸锅卖铁干抽黄”的艰苦创业,到今天“节水灌区、生态灌区、智慧灌区、人文灌区”的新实践,给渭北旱塬浇灌出说不尽的新变化、新气象、新希望。

文︱宋科 姜钊

大河东去,奔腾不息。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荡气回肠。

蓝天白云下,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2021年一个夏日,站在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东雷抽黄”)下属的东雷二级泵站前,不由发出赞叹:这是一个彰显人间奇迹的工程,这是一份“逆流而上”的伟业!

面前这座东雷抽黄工程中扬程最高的二级泵站,扬程225米,足足有80层楼高,如果沿着旁边的阶梯攀登的话,需要迈上1668个台阶;泵站厂房内安装的卧式双吸离心泵单机流量为每秒2.2立方米,抽水管直径达1.2米。滚滚黄河水在此被引流上塬,被誉为“亚洲第一泵站”。

乌牛二级站和总干渠

令人赞叹的数字不止这些。东雷抽黄作为国家大型灌区,是陕西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它的累计最高扬程311米,最多9级提水;一级站最大抽水能力每秒60立方米,按节水灌溉标准“每秒抽水量浇一亩地”。东雷抽黄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3.7万亩,惠及渭北旱塬的合阳、大荔、澄城、蒲城4县12镇41.7万农村人口。自1979年投运以来,通过4700多条2700多公里长的各级渠道,浇地3035万亩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颗被誉为“闪耀在渭北旱塬上的水利明珠”——了解它46年来艰苦奋斗的历史,支持它用“四个灌区”新理念新实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展望它成为全国一流灌区的美好明天。

创业艰难百战多

“兴水富民,百年唯此盛;利享千秋,九州颂党恩。”这是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焕新在今年“七一”前给同志们讲党课时的开场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东雷抽黄工程从1975年开工建设以来,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黄河情怀、大禹风范”的东雷抽黄精神。这其中尤为可歌可叹的是“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干抽黄”的艰苦创业阶段。

灌区领导在基层调研

1975年,东雷抽黄工程开工建设。在物资、机械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以愚公移山的坚强决心,干出让黄河水“逆流而上”的惊天伟业。

这一年的2月,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东雷抽黄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合阳县筹建。32个民兵营262个民兵连2万多名精壮劳力的民兵施工队伍迅速集结到工地,他们住土窑、打地铺,啃干粮、喝凉水,在这里摆开了战场。

为了加快进度,1976年,组织了“三夏”结束后的总干渠建设大会战。在37公里总干渠沿线,白塑料布与草席搭建的简易棚成片相连,野炊灶台随处可见,夫妻、父子、兄妹,甚至全家起营大干抽黄的比比皆是。每天上工10万人,最多日上工13万人,数万辆架子车与120台履带拖拉机、60副自制混凝土碾压磙组成一幅壮美画面。“风梳头,雨洗脸,水不上塬不回家”,县与县搞竞赛,村与村打擂台,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成为灌区一代人的红色记忆。

历经4年艰苦奋斗,终于在1979年11月实现了抽水上塬。这条“人工天河”,不仅一举改变了渭北旱塬千百年来缺水的局面,而且对渭南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让原来的“旱腰带”变成了大粮仓,灌区由单一小麦种植一年一熟,变为小麦、玉米双料种植一年两熟,年亩均粮食产量由受益前的120公斤增加到1300公斤,翻了十倍多,鼓起了家家户户的钱袋子。灌区因黄河水而美,群众因抽黄工程而富。

因势而谋推变革

刚爬上了一道山,又迎来数道弯。

《东雷抽黄赋》中用寥寥数语记述道:“曾因水费高企,群众弃灌;独辟农水结合,柳暗花芳。”

农水结合是东雷抽黄人率先在全国灌区提出并成功实践的新路子。他们采取“服务而不包办、引导而不强求”的策略,带领形成一批农业示范户、一片农业示范田,用榜样的力量来说服大家不能只浇“救命水”,而更要多浇“致富水”。

灌区大荔冬枣丰收

今年,东雷抽黄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中,提出要“用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就是让农水结合“一把钥匙”,打开扩大用水市场与建设节水灌区“两把锁”。一边要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百万亩扩灌等项目,积极利用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市场作用,扩大复种指数,拓宽用水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另一边要认真总结推广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宣传推广“三改两全”灌溉,实施好高效农业节水水源改造项目,促进节约用水,降低群众负担。同时,要抓住合阳县渭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做到节水用水两不误。

合阳县黑池镇东洼村村民马红桃是个细心人,今年她特意拿在生长期内灌溉过两次的三亩小麦细细地过了过秤,总产量为4560斤,平均亩产量达1520斤。她笑着说,这么高的产量离不开东雷抽黄的“及时水”。

“及时水”不代表“粗放水”。马红桃按照灌区技术人员指导的“三改两全”节水灌溉,实现了“又好又省”的目标。

据了解,通过深化细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计量设施、推广“三改两全”等措施,东雷抽黄灌区亩均浇地用水下降10立方米左右,年节水可达1200立方米,减少群众水费支出560多万元。

东雷抽黄人在逆境中求发展,做到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谋定而动行致远

2020年9月,东雷抽黄在水利部举办的全国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培训班上为全国同行做了案例教学分享。

开展信息化培训班

受到如此肯定,那么东雷抽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如何思考并展开的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东雷抽黄新一届领导班子闻令而动,深入思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立了“十化”创建目标和“七步走”创建流程,通过融合创新,灌区五项基础重点工作实现同向发力:

组织管理方面。中心成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坚持立规立范、制度先行,高质量完成了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工作指南》及《宣传册》。

安全管理方面。坚持提升安全基础设施等“三条主线”,做到安全规定到班组等“六到班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每年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完善防汛制度,细化应急预案,利用多种手段潜移默化涵养单位安全文化。

高北二支渠

工程管理方面。完成了21座泵站改造与367公里干、支渠改造,使建筑物完好率、骨干工程完好率、机电设备完好率均达到98%。同时,完成了21座大型泵站自动化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渠道工程管理、泵站工程管理做到标准统一、规范严格。

供用水管理方面。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重点,加快节水项目建设并积极总结推广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同时不断规范计量设施,做到服务群众“十三有”,水量调度及时、准确、畅通。

经济管理方面。树立“一切为了职工”理念,执行绩效工资和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全员奖励政策。办好经济实体,引导灌区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立足水利、服务灌区,面向社会为经营策略。

东雷抽黄协同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了深思而熟虑,谋定而后动,行稳而致远。

放歌追梦创辉煌

灌区,是寄托希望的土地;水利工程,是浇灌希望的泉源。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东雷抽黄工程让“旱疙瘩”变成“米粮川”。

但这些变化还不够。

“黄河情怀、大禹风范”的东雷抽黄精神内涵多面而丰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科技兴水的探索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民务实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

在东雷抽黄精神鼓舞下,东雷抽黄人提出节水、生态、智慧、人文“四个灌区”新理念,着力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成全国标杆,努力争创全国一流灌区。

表彰十大“节水标兵”

以“节水灌区”落实发展新理念。成功创建节水型机关,成为渭南市标杆。开展“农水结合”实践、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计量设施,建成东雷系统“清水上塬”工程。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评选“节水标兵”,服务群众“十三有”等措施,不断加强工程管理和供用水管理。

以“生态灌区”塑造发展新形态。开通为合阳县城北供水业务,逐步实现供水多元化。稳步推进工程保护区确权划界工作,给穿越村镇的干、支渠安装防护网,杜绝垃圾、污水、农药入渠。以建设花园式泵站为目标,完成绿化投资200万元,栽植40多万株绿植,积极打造百里风景长廊。

以“智慧灌区”厚植发展新优势。常态化开展 “双师授徒”及技术大比武活动,用好东雷大学堂,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应用 “6S、PDCA”等现代管理方法,促进管理体系迈向智慧化。探索应用无人机低空遥感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设备二维码管理系统,建立水费收缴“一码支付”平台,加快信息化中心及各分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全省灌区信息化标杆。

以“人文灌区”开创发展新境界。以讲好“黄河故事”,激发创新创业精神为目标,实施东雷抽黄工程建设纪念馆等文旅项目,打造水利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提升改造生产生活设施,发放特别绩效奖,实施免费早餐工程,增强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明三级站机房

自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以来,东雷抽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56提高到0.561;斗口单方水耗电量由1.33度下降到1.17度,年节电1600万度;机关文印费下降30万元,综合行政成本下降100万元……

46年砥砺奋进,46年默默耕耘。“黄河入海不复还,幸有人工巧扬鞭。巨龙引来满眼绿,旱塬岁岁是丰收。”这首在灌区广为传颂的打油诗,是祖祖辈辈饱受旱魃之苦的劳动人民,对抽黄工程灌溉旱塬、滋润民心的由衷礼赞。

“十四五期间,渭南市规划了四大水利项目,其中渭北旱塬百万亩节水扩灌工程与高效农业节水水源改造工程,这两大工程的重点在东雷抽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的姿态,以勇立潮头、争当新时代弄潮儿胆略和气魄,抢抓机遇、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辱使命,奋力开启新征程,谱写‘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李焕新说。

责任编辑:深度解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