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峡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水利厅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文︱赵波 崔东海 刘芳
五十多年前,在陕西关中西部,数十万水利工人汇聚成潮 ,开山辟地筑坝修渠。从此全国十大灌区之一、陕西第一大灌区——宝鸡峡引渭灌区诞生了。它如明珠镶嵌高峡,绵延千余里,滋润田畴,使渭北旱塬变成了“三秦第一大粮仓”、渭北高原“最大的水源地”。
陕西省宝鸡峡林家村水利枢纽
创业:高峡出平湖,大地开先河
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水利建设首当其冲。修建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被摆上了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1958年12月20日,惠民兴陕水利工程——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便在宝鸡开工建设。30多万建设者高举红旗,提着工具,带着干粮,分布在渭河山峡夹道、渭北黄土高坡、塬上荒沟野地,横贯关中西部渭北旱腰带上,筑起了兴修水利的“巨龙长阵”。
来自4市14个县区的宝鸡峡建设者们,栉风沐雨,有条件就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他们战胜一穷二白,徒步测量、手工计算,镐挖锨铲修建堤岸,绳索木棍搭设支架,自制炸药开山凿沟,双手搅拌筑坝衬渠,硬是在黄土高坡上修建了世界罕见的98公里“人工悬河”,建成了横卧高坡深沟、亚洲之最的韦水倒虹,架设了横跨漆水河河谷、天錾变通途的省际最大渡槽,修成了横贯关中西部、联通渭北高原水网、人称“小渭河”的220公里的主干渠,“长藤结瓜”一样的连通了“旱塬明珠”6座中型水库、“银河金星”一万七千多座建筑物。仅工程动用土方这一项用量,如果垒成一米见方的土体,就可环绕地球一圈,这项水利工程打破了历史记录、实现了国内首创。
1971年 7月15日,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通水典礼隆重举行,滔滔渭水冲出闸门、涌进渠道、奔上高原、泽被田野,所到之处,群众欢天喜地、笑逐颜开!
创造:渭水润田畴,旱塬变粮仓
1975年4月,渭北塬上的宝鸡峡灌区与1937年建成的塬下渭惠渠灌区合并,组成新的宝鸡峡引渭灌区,实现了灌区水系联通联控联调、梯级开发、高效利用。
如今的宝鸡峡引渭灌区,犹如一方流光溢彩的绿宝石,镶嵌在关中西部的大地上。宝鸡峡灌区西起渭河宝鸡峡口,东到泾河河畔,南临渭水,北抵渭北高原腹地,灌溉着宝鸡、杨凌、咸阳、西安4市14个县(市、区)的296万亩农田。灌区有总干渠、干渠6条,有支渠、退水渠101条,有抽水站22座、发电站4座,有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两处枢纽、引抽并举、渠库结合、长距输水、水工门类齐全的大型水利灌排体系。
灌区先后实施了节水改造、世行续建配套、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改造、电站增效扩容等重点项目。
“九五”期间的“一闸三电”,灌区开工建设了宝鸡峡林家村渠首加坝加闸工程和林家村、魏家堡、杨凌三座水电站。
“十五”期间的“一虹四库”,灌区相继实施了韦水倒虹改造和王家崖、信邑沟、大北沟、泔河四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灌区世行贷款和节水改造项目。
国家和陕西省持续的项目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灌区基础设施状况。相继建成的魏家堡、杨凌、林家村水电站。“十三五”以来,灌区实施了增效扩容改造,创建了达标水利部“绿色小水电”“安全标准化达标水电站”,成为造福经济社会的绿色产业,有力支撑着灌区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灌区塬下北干渠咽喉工程——杨凌渡槽工程已经完成了主体,该项目采用造槽机原位整体现浇施工,工艺工法属国内领先,省内首创。
春华秋实,五谷丰登。汩汩渭水滋润沃野千里,使贫瘠的渭北腹地变成了水乡田园,造就了三秦丰腴的大粮仓,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统计,50年来,宝鸡峡引用灌溉水量310多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79亿亩次,年均惠及人口150多万,累计增产粮食470多亿公斤,擎起了关中产业富民、生态良好、乡村振兴、水旱灾害防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旗,成为三秦儿女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创新:构建新格局,推动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宝鸡峡立足实际、充分调研、科学设计,统筹出炉了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
近期目标,要实现“五新”发展思路,提质主业释能、驱动创新扩能,培育新动能;挖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构筑新高地;深化人事改革、探索企业改革,激发新活力;争取政策支持、实施民生工程,共建新生活;弘扬宝鸡峡精神、打造灌区水文化,彰显新形象。
中期目标,要着眼实际创新思维,制定实施了“三主一辅,四缸驱动”战略布局,即“巩固振兴农灌用水第一主业、稳步提升水力发电第二主业、加快拓展城市供水第三主业、壮大做强内部企业辅助产业,实现主辅产业统筹谋划、协同发力、一体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长期目标,确立实现灌区“五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也就是: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现代化、信息运用现代化、灌区管理现代化。
为有机遇当奋起,乘势而上勇赶超。
宝鸡峡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兴水方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提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要求,全面推进灌区“河长制湖长制”,结合“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河湖渠库“清四乱”“治三乱”和水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灌区水环境、水质量、水生态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源远且流长,碧水绕城乡。宝鸡峡利用自身独有的水网条件,维护了渭河、千河、漆水河、泔河等长期水流源源不断,2017年实现了向咸阳双照湖生态供水,使灌区绿水滔滔、柳暗花明,地灵人杰、风景如画,构成了旖旎美丽的生态画卷。
创造条件抢抓机遇,牢记使命改革奋进。宝鸡峡担当作为不断创新,积极培育供水产业增长极,城市供水有序拓展,近两年,协调西咸水务集团完成了泔河水库向西咸新区供水项目可研,进入批复立项程序;灌区向芋子沟水库供水工程全线建成,已投入试运行;泔河水库向东庄水库枢纽供水管线全线贯通,开闸通水指日可待;杨凌示范区水生态修复项目供水框架协议已经签订,服务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前景广阔。
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宝鸡峡着力加强完善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社会市场,设计院实现了设计资质从专业乙级向全行业乙级的升级,壮大发展;万方监理拓展产业结构启宏检测公司运营;宝鸡峡工程局、渭惠丰公司、万坤测试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拼搏赢得发展,奋斗成就伟业。如今,宝鸡峡的供水主导产业、企业辅助产业已经形成向好势头,有望早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必将成为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开放高地”。
创先:奋进新时代,逐梦现代化
展望“十四五”,宝鸡峡正在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的新征程上奋楫前行,守正创新,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治理水生态和完善水设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力建设“数字宝鸡峡”“灌区智慧政务”,科学管理,全力构建保障粮食安全、支撑乡村振兴、推动生态文明的生态富裕现代化灌区,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服务城乡供水,努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以绿色科学发电和城市供水反哺农业、服务三农,促进全域经济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加强企业管理,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推动辅助产业做大做强,统筹谋划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讲好宝鸡峡故事,挖掘宝鸡峡精神,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巨龙腾飞正当时,而今迈步从头越,宝鸡峡人正以勇立潮头的气魄、昂扬奋进的姿态、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以各项工作追赶超越的实际行动,庆祝宝鸡峡塬上工程通水50周年。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