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保障全县群众住房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示范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礼泉县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后,该局立即研究部署,议定措施,积极争取省住建厅、财政厅将烟霞镇列入全省100个村振兴示范镇范围,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共同富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建设升级版,把乡村振兴示范镇建成高水平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的示范样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烟霞乡村振兴示范镇五年实施方案草案已初步完成。
明确目标要求,推动示范引领扎实开展
紧盯烟霞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目标,通过“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因地制宜、产城融合、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全面提升镇区基础承载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人居环境水平、人才保障水平、农村治理水平。到2025年,“五个振兴”初见成效,“一心两廊三板块”(镇域产业发展中心;关中环线、旅游大道美丽经济长廊;北部再生资源板块、中部文化旅游板块、南部东部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镇域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人才下乡、能人回归机制基本形成,文化体育设施健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基础设施完善、镇村环境宜居宜业,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县域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建成西部文化民俗名镇、陕西旅游名镇。全镇90%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实现烟霞镇乡村振兴
从资金投入、土地供给、强镇扩权三个方面保障示范镇建设扎实开展。资金方面,在省级每年补助500万元,市级每年补助300万元的基础上,县级初步计划每年补助200万元,全力支持烟霞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土地方面,加大向上对接协调力度,争取对文物保护范围和控制区进行调整,为烟霞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留足发展空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烟霞镇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用地;强镇方面,结合县情实际,立足“权责一致”和“精简下放”,逐项梳理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清单,应放尽放、能放则放。
巩固脱贫成果,农村住房安全有效保障
积极发挥县、镇、村三级联动作用,重点对农村易返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排查发现各类自然灾害导致农房受灾290户(贫困户86户、低收入户17户、一般户188户),该局会同县应急管理局组建6个督导组,积极对接相关镇办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在烟霞镇、石潭镇、南坊镇3个村开展农房抗震性能提升试点行动,采用西安建大新型材料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方法,聘请设计院一户一检测、一户一设计、一户一验收,切实提升农房抗震性能,为下一步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积极向上争取,完善镇村基础配套功能
结合县镇两级财政紧缺实际,及时摸排梳理镇村基础设施功能短板,积极对接省市住建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先后争取西张堡镇、石潭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344万元,争取昭陵镇肖东村、赵镇堡里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344万元224万元。目前,补助资金已拨付县财政,项目建设正在有序实施。同步开展2022年项目争取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充分利用乡村振兴、镇村基础设施等有利政策,深度对接,争取项目,已申报城关街道办、叱干镇、烟霞镇、石潭镇、烽火镇等5个镇办,昭陵镇皇城村、烟霞镇官厅村、烽火镇烽火村等3个村庄基础设施补助项目,计划争取补助资金3764.75万元。同时,计划投资约290万元,启动实施旅游大道乡村振兴经济长廊亮化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明年4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