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陕西潼关: 聚深化改革之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0 17:24: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印发改革方案和文件220个,开展15项“小切口改革”、15项“改革创亮点”工作,组织落实各方面改革举措116项,年度任务顺利完成,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些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四知村荣获2021年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秦东镇入选陕西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秦王寨社区荣获2021年全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上善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先进建设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潼关县成功列入中国美食地标城市名录,让肉夹馍美食地标城市品牌走向世界……

“改革是撬动、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杠杆;地方党委政府是改革的“指挥中枢”,各级干部是推动改革的具体“操刀者”,要敢于向各种改革难题开刀,向改革驱动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潼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探索新路子、贡献新经验,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县委书记、县委深改委主任于娟侠说。

2021年,潼关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聚焦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刀刃向内,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改革工作呈现出持续发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坚持领导高位推动,谋划部署到位。县委深改委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增强谋划改革的精准性和自觉性,全年召开6次县委深改委会议,研究审议方案23个,及时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改革部署;结合实际,谋划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工作台账》,安排部署了9大领域116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制定改革方案、严格审核把关、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细,确保改革举措接地气、真管用、能见效。

强化责任落实,突出推进改革引领性和示范性。根据全县党委换届和领导职务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组成人员,建立完善重大改革事项领衔推进制度,每年从年度改革工作要点中遴选一批具有引领性、突破性的改革事项,每个县级领导领衔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从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一直抓到部署实施、政策配套、督察落实,在关键问题上拍板,在难点痛点施力,保证了改革举措的善始善终。全年27名县级领导包联的27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同时,深化改革督察考评,注重落实改革的协调性和实效性。改革督察兼顾为基层“减负”和为改革“增效”,分层实施、立体推进,完成各领域改革督察任务,有力推动了相关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全年,累计开展季度督察2次,专项督察20次,开展第三方评估10项,在办事大厅开展问卷调查1次,形成评估报告10份,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地生根。

加强统筹协调、破解发展难题

明确县委深改委和各专项组、责任部门职责,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形成深改委统筹决策、专项组分块抓总、责任部门牵头实施、改革办督促落实的改革运行模式,确保改革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年,各专项组累计召开专项组会议40次,审议方案61个。

各专项组紧盯各领域改革工作堵点难点,区分清轻重缓急,逐步有序推进,分季度明确需要优先推动、同步推出、接续推进的改革事项。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专项组严格按照要求,对今年实施的改革事项进一步推进,靠实工作责任,压担子、给任务、对每一项具体的任务都要做到情况清、底子明、措施实、成效好,保质保量完成改革任务;社会民生改革专项组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全力推进社会民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司法体制改革专项组组建“潼关政法改革”微信群,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交流等,及时交流经验做法,总结巩固改革成果;农村改革专项组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等,压实改革责任;党建专项组,突出每项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与山西省芮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实现“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免费邮寄、就近取证”服务模式;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切入点,扩大电子商务服务覆盖面,打造“1+1+5”电商生态服务模式,目前已注册分公司6家,确定镇村级物流配送点23个;聚焦课堂教学全过程,从八个方面精准发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截止目前全县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参与率99.01%,教师参与率89.35%;打造了西北地区首家“交旅融合示范点”,大大提升“高速”上游客经停潼关的便利性,实现吃住在潼关、游玩在潼关、休闲在潼关的文旅经济新业态,树立起关中“东大门”门户形象标杆。

2021年,不断完善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机制,形成了以信息宣传调研促改革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年,累计向市委改革办报送改革动态215期,改革要情12期;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5篇,其中在《陕西调研与决策》、《陕西经济研究》、《渭南经济》等刊物发表18篇;在潼关改革进行时、潼关深改先锋2个公众号编发改革动态85余篇;先后在中国改革内参、中国社区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中国改革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报道网等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70余篇,推荐改革优秀案例8项,其中2项荣获全国优秀案例,2项入围中国社会治理、全国党史教育创新案例,有力宣传和扩大了潼关改革的影响力。

精准实施“小切口” 凝聚改革发展活力

2021年,该县坚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传递民生温度,凝聚改革发展活力,一批基层改革鲜活经验和有效做法产生广泛影响,亮点纷呈。

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试点方面。积极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从坚持“支部带村、产业兴村、人才强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民主治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清廉正村、智慧管村”等方面“十村同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潼关县“十村同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荣获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80个示范案例。在推进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方面。推进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改革,打造潼关兴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品牌创新,探索了“医养结合”潼关模式,让老有所养从“有保障”到“更完善”。典型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民生周刊、陕西大卫生月刊等进行了刊发;太要镇秦王寨社区成功入选了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潼关民生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省20家医养结合品牌创建单位。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改革方面。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探索建成了全县首个村级社会治理中心试点村——秦东镇四知村社会治理中心;今年《潼关“三级综治中心”破解市域治理难题》在中国改革内参刊发;“小县域”实现“大治理”典型案例入选中国2021年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创新户籍制度改革“潼关模式”方面。持续深化户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免费户籍窗口”“出诊式”服务、居住证立等可取等10条便民举措,打造的潼关户籍管理改革新模式受到中省充分肯定,较好发挥了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户籍改革的“潼关模式”在人民论坛网、中国政策研究网、腾讯新闻网、渭南经济等进行刊发,典型经验被推荐到全省改革优秀案例。在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小区)基层治理改革方面。聚焦引领高效能治理、服务高品质生活,成功创建了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村8个,高标准打造了检察院、马趵泉景区等党建示范点21个,百合园、添景苑、龙腾国际等小区党建示范点6个。其中《潼关“三区同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在中国改革内参刊登、《居民“小事”就是社会治理“大事”》在人民论坛网、中国社区报、陕西日报进行刊发。在开展“廉洁文化示范村”创建方面。按照“典型引领、逐步推行、全面铺开”工作思路,选取4个村和2个社区开展“廉洁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清廉乡村”潼关模式;《金城大地呈现“清廉乡村”风景线》在中国社区报、学习强国、中国廉政网进行了刊发。

“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厘清了路径。我们要在改革中争先锋、当领跑,为全国改革提供更多的潼关元素、潼关经验。”县委办主任、改革办主任郑建兴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潼关县将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生所系,精心谋划明年改革工作,突出加强系统集成,全面激发改革动力。(中共潼关县委改革办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