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委、县政府要求,立足实际,真抓实干,积极加快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聚力产业兴旺,打牢经济基础
礼泉县是传统果业大县,但目前大部分果园相继老化,逐步走向衰败。礼泉县林业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杂果经济林和林下种养殖项目,逐步推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目前正在昭陵镇肖山村、肖东村改建昭陵御石榴标准化示范园2个,在昭陵镇皇城村、烟霞镇东坪村发展御杏栽植600余亩。示范园的建设将带动周边村庄扩大特色经济林面积,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为产业振兴贡献林业力量。
聚力生态宜居,增添村庄魅力
以“生态优先、示范引领、尊重规律、党政主导、精准绿化、政策导向”的原则,在“村级公园绿地、道路、农田林网、荒山地、拆违地、边角地、废弃地、庭院地”等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可绿化公共空间,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促进身边增绿,彻底优化、美化,最终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聚力乡风文明,倡树人文新风
乡风文明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和各帮扶干部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在挖掘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基层宣讲、乡村记忆、文明示范四项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文化业态,扬正气、育新风。积极构建乡村风貌提升“干部引导、村民参与、干群携手同心”的工作格局。
聚力治理有效,合力协同推进
治理有效,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和“第一书记”作用,激发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全方位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更重要的是要把“为了农民”与“依靠农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层面协同努力,共同推进乡村治理工作。
聚力生活富裕,落实乡村振兴
坚持落实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管护员政策补助,支持以工代赈方式开展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更多脱贫人员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脱贫人口生产技能。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礼泉县林业局)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