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楚汉观照——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展”在北京服装学院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承办。展览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设计学高精尖学科建设的双重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山花,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邓柯等嘉宾,以及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副书记倪赛力、副校长詹炳宏、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刘元风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倪赛力主持,他介绍,“楚汉观照”集结了40余位师生及特邀艺术家,组建起一支融合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核心研究团队,历时三年,以楚汉时空传承至今的服饰等文物作为研究对象,分赴鄂、湘、豫、皖、陕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采风,最终创作出60余套(300余件)艺术作品,涵盖染织、服饰、绘画、雕塑、漆器、数字媒体等多种类型。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天施、地化、人事、导引、未央,问向早期中国的艺术之初,指向未来中国的创新设计。
周志军在欢迎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的愿景——“突破学科自我限定,探索学科融合创新”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楚汉观照”艺术展,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等多学科的交叉共融,探索了教学、科研的新可能。展览的创作基础——湖北荆州马山战国楚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两项纺织考古中极为重要的发现。
徐里在致辞中肯定了“楚汉观照”艺术展,以及北京服装学院科研和教学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研究楚汉文化中也给我们今天带来的某种启示。
李象群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始终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行动。“楚汉观照艺术展”将绘画、工艺设计、服装、雕塑等融合在一起,带来一种新的创新融合发展的启示。他希望北京服装学院能够继续坚持这样的办学方向,打造独特的创新融合样本。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多元一体。溯源而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形成的早期进程至关重要。楚汉时空中,文物静默,凝结着先人浓烈的情感与深厚的寄托,而数千年的文明传统是当代艺术创作与设计创新的精神之源。本次展览在开展文化研究的同时,观察烛照,赓续传统、创新设计,试图建构当代文化艺术新格局。
近年来,北京服装学院不断探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方法,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通过实施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产出了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设计创新方面,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2018年,“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此外学校还设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取得诸多优秀研究成果;并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方阵、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2019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方阵、民兵方队和联欢活动,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数十项国家重大活动服装设计任务,数百项创新设计成果在行业转化应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