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更为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公平正义的需要,这是法治能够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诸如民生短板、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事业面临难题等,法治均大有可为。进入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法治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更为突出,更加重要。杨陵区法院立足法治的生动实践活动,及时总结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亮点特色,充分发挥亮点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深耕细作、全面开花。
“菜单式”法治服务
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从精心“备菜”,到按需“点菜”,再到爱心“送菜”,这一清晰完整的链条,正是杨陵区法院积极探索推出的“菜单式”法治服务。

所谓“菜单式”法治服务,就是按照群众的法律需求编制普法“菜单”,发放到群众手中,根据群众“点单”,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具体说,就是组织法官干警定期收集整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典型案例,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人群对法律的不同需求,编制出内容丰富、分门别类的普法“菜单”,供群众“点单”选择。在此基础上,根据群众“口味”需求,及时、精心烹调“菜肴”——编印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实现有的放矢、按需普法。

今年以来,杨陵区法院组织法官干警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五泉人民法庭走进五泉镇集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现场以案释法,解决群众各种法律问题。刑庭组织干警开展“6.1”禁毒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毒品危害、禁毒小知识和禁毒法相关常识,整理并发放了杨陵法院近两年办理的“涉毒”典型案例。法院志愿服务到杨陵区开皇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民法典》亮点知识宣传材料100余份,解答法律问题32人次。与此同时,区法院还积极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全面激发“普法细胞”活力,有力度、有温度地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从广撒网到精聚焦,从灌输到互动,从治标到治本,再到“订单式普法”按需“上菜”,让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习惯。
司法服务全方位覆盖
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法治企业创建,让法治护航企业创新发展。以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为契机,扎实有效推进法治企业创建,倾力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法治教育进校园。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大学生讲解做好法治宣传,同时到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开展“法官进校园”普法讲座,结合多个案例引导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法治信仰。

下乡开庭“以案释法”。在杨陵街道办代家坡村民委员会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赡养案件,法官现场向旁听群众讲解了赡养、继承等相关法律规定,听取了现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司法保障老人安享晚年,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建成了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发挥诉源治理功效,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正在加速实现。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进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离。进一步完善了《杨陵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标准》,结合今年受理的民商事案件特点调整速裁案件,运用简易程序案件标准最大限度的适用速裁和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断提升案件质效,缩短办案周期。完善了《杨陵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规则》,并制定《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对接规则》和《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裁判观点反馈机制》,推进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办实事 解难题
区法院从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杨凌某房地产公司与众多个人商品房买卖合同案,购房群众通过信访、集会等方式四处维权,杨陵区法院启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机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由立案庭速裁中心集中受理,为群众排忧解难。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63案成功化解。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六一”儿童节前夕,杨陵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正式揭牌,这不仅是给青少年儿童最好的“六一法治大礼包”,也是区法院推进少年法庭专业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法治建设重在法治信仰和法治文化的培育。作为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未成年人普法至关重要。近年来,杨陵区法院不断深化与各中小学“红领巾法学院”共建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覆盖2000余名学生。通过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充分彰显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政策精神,宣示“侵害孩子者,必严惩不贷”的态度立场,坚持打击针对性侵、虐待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同时积极开展延伸帮教、心理疏导、法庭教育、法治宣传等工作,教育矫治未成年人,促使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正轨,为辖区未成年人创建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杨陵区法院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法院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杨陵区法院 罗杨)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