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旬邑法院:坚决打赢“九场战役” 新征程再创新佳绩

发布时间:2021-07-21 11:29: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今年以来,旬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以深入开展“九场战役”为契机,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各项工作再创新佳绩、再谱新辉煌。

坚持政治引领,打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久战

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把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推进县委巡察、市中院司法巡察整改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扎实推进“头雁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同时,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导示范带头,全员积极参与,举办党组中心组集中学、党支部会学、专题研讨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汲取精神力量、思想智慧、发展动力。扎实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开展十项辨析,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持续推进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法院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推动全民参与,依法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新冠疫情防控以来,旬邑法院制定印发《关于为做好疫情防控促进旬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方案》,与县公安局、县检察院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制定印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犯罪行为的通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工作,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依法快审快判妨害疫情防控、口罩诈骗等案件1件,依法化解因疫情引发的买卖、租赁、劳动争议纠纷45件,依法为2家被执行企业解除查封、扣押,修复信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为加快推进诉讼服务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通过“陕西移动微法院”“微庭审”等平台,跨域立案 20余件,网上立案300余件,网上咨询接处群众600余人次,确保审判执行与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抗疫工作,全力做好法院家属楼小区、翠屏小区、精准扶贫包联镇、村防控工作。今年来, 为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旬邑法院选派6名干警,进入社区、小区宣传、摸排、督促,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法院力量。

强化刑事审判,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斩断涉恶势力利益链条。依法惩治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依法严惩盗窃、交通肇事、危险驾驶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毒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站在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惩治合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依法规范金融市场秩序。1至6月,共受理刑事案件70件,审结58件。

坚持司法为民,切实推动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窗口功能、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规范,建成了“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健全了诉讼服务、多元化解机制,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在全省首推基层法庭全立案,实现网上预约立案、病残人员上门立案、上门审理等举措,做到便民服务“亲情式”体验。全面推行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打破地域界限,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异地诉讼。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改革,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申诉接访工作,受理信访案件12件,化解12件。二是夯实法治教育机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深入推进巡回审判工作,以“五进”方式审理案件650件,实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建立“红领巾法学院”长效机制,举办法治报告会、模拟法庭、“微心愿”、法治讲座等活动,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大司法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进村巡回宣传、赶集宣传等各种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三是积极参与全县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累计为城关街道办赵家洞村乡村建设、马栏齐心九年制学校10名贫困学生资助资金3万余元,积极开展送法律、送技能、送温暖等活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举办“文明家庭大讲堂”、妇女权益保护巡回讲座、移风易俗教育、崇德尚法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家庭美德建设,以家庭的文明进步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平安建设,切实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面贯彻《关于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谱写旬邑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实施意见》,紧扣县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服务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司法服务机制,防范经营风险,建立银行信贷风险处置绿色通道,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保险等案件;引导民营企业增强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依法审结企业间投资、买卖等合同纠纷案件,助推民营经济向质量聚集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围绕脱贫攻坚,审结涉农村土地承包、乡村环境整治等案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案件判公、把人心判暖;建立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稳妥化解人身伤害、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探索婚姻、赡养、抚养等家事纠纷社会化、人性化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规范、指引功能,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1至6月,我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990件,审结876件。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深化“诉前调解+速裁”机制建设。深化“诉前调解+速裁”机制,切实推进纠纷化解“高效化”。健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诉调对接、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和“金牌调解室”,选任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强的1名律师、2名特邀调解员驻院开展诉前调解、诉中调解、法律咨询、诉讼服务等工作。健全速裁案件机制,按照“1+1+2+N”团队模式,加强速裁审判团队建设,同时推进5个基层法庭采取“门诊式”化解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诉讼、节约诉讼资源,简易程序使用达率达80以上%,结案数、调撤率、平均审限天数等指标均名列全市法院前茅。二是打造具有旬邑特色的“枫桥经验”新实践。以“五链共治、法在基层”为引领,建立“党建引领、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三三制”工作机制,切实把诉源治理融入“基层党建链、跨越发展链、群众兴趣链、乡风文明链、创新服务链”,打造旬邑法院“4+1”审判诉源治理模式。投资50余万元,分别建成旬邑县诉源治理指挥中心、家事诉源治理中心;张洪镇、太村镇2个镇法律服务工作站;城关崔家河、土桥井坳、张洪西头、清源吕家等8个法官工作室;住建局、卫健局、交警大队、信用联社4个专业调解委员会,规定法官每周4天时间在法院机关办公办案,至少1天时间在基层工作站、法官工作室开展工作,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推进司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办万家事,不断促进诉源治理、基层建设、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切实履职尽责,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旬邑建设

积极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和化解。围绕污染防治,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健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全力维护旬邑天蓝绿水、山川秀美的良好生态。1至6月份,受理行政案件4件,审结2件。强化执行攻坚,坚决破除影响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藩篱,巩固前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打好“春雷行动”“集中执行会战”“利剑行动”和“三秦飓风·2020”等专项活动,通过“八个一批”,不断扩大执行战果。1至6月份,受理执行案件653件,执结514件。

强化教育整顿,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旬邑法院高点定位、高标准要求,严格按照“三个环节”、“四项任务”、“五个过硬”要求,扎实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同时,严格坚持“三项教育”,切实将学习教育贯穿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全体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出台便民、利民举措20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52件。

坚持创新载体,不断推动新媒体舆论宣传再提升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建强主阵地,把握主动权,突出思想引领、舆论引导、阵地建管,切实维护好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作用,加强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头条等新媒体建设,始终做到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等多媒体平台全方位、广角度、多领域、立体式进行宣传,“让法治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来共发布信息、编发微博微信抖音头条1200余条,点击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粉丝量突破10万,官方抖音、官方微信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持续位居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法院前列,为助推执法办案、加强普法宣传、传播政法好声音、弘扬法治正能量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