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西安鄠邑区坚持新发展理念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发布时间:2021-05-28 15:54: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5月28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鄠邑区撤县设区以来,鄠邑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实施“保护大秦岭、融入大西安、建设副中心”三大战略,聚焦“生态强区、产业强区、文旅强区、幸福新区”目标,推进“东进、西跨、中优、南控、北通”城市发展布局,鄠邑区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右四)介绍相关情况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鄠邑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3233”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商贸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233.61亿元,工业增加值87.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0.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82亿元。今年丝博会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130.6亿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鄠邑区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2018年秦岭违建专项整治中拆除各类违建423宗1036处52万余平方米,高标准完成黄柏峪建筑石料矿关闭拆除整治和生态修复。建成全省首家智慧化秦岭保护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天空地”全方位管护。扎实推进“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涝河下游、新河鄠邑段堤防实现贯通,涝河渼陂湖、天桥湖蓄水面积1700余亩,“一横两纵”的水生态景观长廊正在形成。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扎实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54个老旧小区高质量完成改造,86个老旧小区正在加快施工,背街小巷改造、断头路打通、架空线缆落地任务全面完成。高标准建成十四运“一馆四场”,包含手曲棒垒橄五个球类比赛项目,是除西安市主赛区外比赛项目最多的一个区域。按照主城区标准对城市品质进行提升,沣京大道完成拓宽改造并全线通车,实施了城区内九条主要道路、35公里的“白改黑”和两侧提升工作全面实施,新建、改造公园广场9个,新建城市绿道34.7公里,新增绿地62.43万平方米,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主体竣工,区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一期建成投用。平安鄠邑建设深入推进,建成全市首家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面挂牌运行;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1个贫困村、23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深入推进“九纵九横三化三美”新鄠邑田园化行动,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市级美丽村庄74个,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称号。鄠邑区还成功打造关中忙罢艺术节、柳泉桃花节、重阳仙菊文旅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精品民宿蓬勃发展,蔡家坡村、八里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范九利介绍,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鄠邑区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学思践悟,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辅导、“解读+互动”等方式,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坚持学习教育与推动发展相结合,深入开展“找差距、定措施、快追赶、勇超越、谱新篇”大讨论大转变活动,全力办好十四运、推动十项重点工作、积极融入主城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了4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出10项集成改革措施,出台便民利民举措55条,构建“15分钟高效办事服务圈”,大力推行“鄠小二”三级帮办代办机制,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帮办代办事项18000余件。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