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

开放引领做实贸易大通道 创新驱动建好全球自贸区

发布时间:2021-05-27 15:46: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开放大通道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打造国际内陆自由贸易港为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为特色,在服务便民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创新化等方面先行探索,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凸显陆港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的创新经验,不仅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

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实施西安港扩能优化行动,推动形成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确保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主体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稳定运行,加快国际物流中心、产业转移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建设,为陕西西安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搭建新平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一是“+西欧”集结班列密集开行。目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集结线路达13条,辐射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主要货源地。下一步,我们将主动拓展周边合作省市,常态化加密开行“+西欧”集结班列,夯实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地位,全力构建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二是中欧班列(长安号)特色班列不断拓展。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全力做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加大大宗商品贸易产业培育,不断引导、鼓励省内外贸企业开行本省特色产品专列,相继开行了“西安-荷兰”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专列、“西安—米兰”防疫物资专列、“不莱梅哈芬-西安”奥迪整车进口专列。三是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优势,促进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深度融合,打造中欧班列跨境电商集结中心。2月9日,今年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出口专列从西安港奔向德国纽斯,标志着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

制度创新成果显现,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企业的难点就是我们的着力点与发力点,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四个便利化,累计挖掘培育制度创新案例80项。其中“舱单归并”、“全城通港”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票据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监管新模式、政策兑现进大厅等11项创新案例在全省或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一带一路”跨国农业产能合作新模式、中欧班列集成运营组织新模式等3项创新案例被评为省级最佳实践案例。随着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的推出,不仅优化了园区营商环境,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而且还促进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推出的全程统一运单,改变了原先运单并行在跨组织联运时需在边境站重新办理发运手续,二次制作运输单据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一单到底”,提升了运输实效;推出的跨里海运输走廊通道,实现了国际多式联运,首次通过海底隧道穿越海峡,进一步降低地理因素对中欧班列发展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园区贸易自由化水平,园区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2019年园区进出口贸易额12.26亿元,同比增长25.26%;2020年1-11月,进出口贸易额80.2亿元,同比增长582.55%。通过制度性改革,精心营造“四最”营商环境,以“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主线,创新探索,先行先试,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相关办理事项、时间和材料进行全面瘦身及整合打包,共梳理发布“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开宾馆”等67个“一件事一次办”审批事项清单及“新生儿一件事”、“结婚一件事”等7个公民个人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在西安港政务服务网设模块,推出西安港“一件事一次办”平台,截至目前,“一件事一次办”平台上线5个事项;创新开展“跨区通办”,实现152个事项在高新区、杨凌示范区省内通办,258个事项在高新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四区”通办,201个事项在空港新城“双港”通办,为建设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贡献“双港力量”,群众办事效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人文交流彰显特色

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构建合理城市空间布局的新城市发展理念,对标雄安新区,确保现代化国际示范区高起点开局、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高效推进,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历经996天全速推进,于2020年7月1日交付投用,刷新了我国大型场馆的建设纪录,充分彰显了“西安速度”和“西安效率”,目前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多场;奥体中心总部经济片区破茧成蝶,该片区占地超过3500亩,已引进了招商局丝路总部、华润丝路总部、五矿金融贸易总部、中铁丝路总部、中电建丝路总部、中粮丝路国际总部、绿城企业总部等总部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中心、第二国际商事法庭、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光影文化公园等重大公建项目。此外,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在其平台上宣传推介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园区的“朋友圈”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我们还持续举办“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培训班、铁路专业人才研修班、“一带一路”书法与文创作品展与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以及西部首届海外文化艺术品保税拍卖活动;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与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国声智库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中心;精选7个留学生创业项目参加了2020年西安国际创业大赛,其中西安留美博士崔磊团队的“明镜-病理镜下智能诊断辅助系统”获得大赛一等奖,西安理工大学喀麦隆留学生杜伟团队的“TapDom”项目获得大赛三等奖,是本次大赛获得奖项的唯一一个外籍人士创业项目。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