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陕西加大水利投资力度 推进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2 10:34: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蕾 报道)5月11日,陕西省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介绍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2020年,陕西统筹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重点水利工程补短板、紧盯行业薄弱环节强监管,全年完成水利投资354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水利投资56亿元,水利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有效的推进了陕西省水利工作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抓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截至2021年一季度,各项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完成秦岭输水隧洞掘进95.8公里,剩余2.5公里即将贯通,三河口水利枢纽正常蓄水,黄金峡水利枢纽右岸截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全断面贯通。斗门水库工程北池围坝形成6.7公里,南池形成工作面约4440亩。同时,陕西水利统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编制“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引汉济渭二期、延安王瑶水库扩容、榆林蒋家窑则水库、古贤水利枢纽、白龙江引水、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拦沙一期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后续加快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录。

重点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水生态恢复成绩显著

陕西水利坚持保护和修复同时进行,一批河道综治、截污治污、生态补水、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在水系生态修复和河湖综合治理方面,近两年渭河滩区整治、水生态修复3.14万亩,泾河综合整治河道21公里,延河、汉丹江、无定河综合治理进展顺利。清姜河获全国“最美家乡河”称号。2020年陕西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62平方公里,开展高标准新工艺新型淤地坝试点,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与此同时,陕西省高度重视全面推行河长制和实施湖长制,不断强化责任落实。2020年省级河湖长巡河湖48人次,市级河湖长巡河湖524人次,县级河湖长巡河湖13967人次,有力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夯实河湖管理基础工作,2020年陕西省与四川省、甘肃省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完成清理整治“四乱”问题968个,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73公里;加强河道采砂管理,2020年以来,累计巡查河道33.6万公里,各级水利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采砂问题180起。

健全水旱灾害防御机制,三秦百姓获得水利“红利”

近年来,陕西水利在防汛抗旱工作坚持防御在先,加强预报预警;扎实做好“测、报、防”工作,主动衔接“抗、救、援”要求,分级落实江河、水库、城市防洪“三个责任人”;水工程联合调度作用显著,适时启动渭河、汉江、嘉陵江水旱灾害防御Ⅳ级、Ⅲ级应急响应,会商调度大中型水库削峰错峰,2020年累计拦蓄洪水98次,抗旱灌溉1460万亩次,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控制在0.8%和0.87%以内。

据统计,2020年陕西省建成农村饮水工程2658处,受益人口250万人。全面完成了22万人的苦咸水改水任务,36万人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97%。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陕西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76,有效灌溉面积达2005万亩,年增产粮食10.19万吨。建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85家。2020年12月,“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继郑国渠、“汉中三堰”之后陕西省第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魏稳柱介绍,“十四五”期间,是陕西水利改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陕西将谋深谋细发展思路和任务,融合发展落实节水优先,优化配置实现空间均衡,突出重点实施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促进两手发力,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信息化体系为重点的“五大工程体系”、强化水行政执法体系、水工程管控体系、江河湖库监管体系、机制体制创新体系、行业能力提升体系为主体的“五大支撑体系”,完善陕北关中陕南水资源统筹、区域协调的水利发展布局,加快构建“陕西水网”。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