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孙房房:坚守理想信念 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

发布时间:2021-04-21 12:19: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咸阳中院组织召开了全市法院系统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推进教育整顿工作纵深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政法队伍。会上,三原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孙房房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了基层法官的真实生活,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新时代法官的风采,传递正能量。

三原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 孙房房

孙房房,现任三原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 。2000年进入三原法院西阳法庭工作,2007年通过司法考试,任职三原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10年来处理了大量的家长里短的案件。

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理论学习 做新时代合格的法官

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为了更好得履行自己的职责,孙房房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牢固树立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时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在努力提高司法能力的同时,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提升。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政法系统正在进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引起了整个法律界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大家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同时,也在感叹着中国法治进程前进的步伐。而作为祖国法治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孙房房表示:“我们不仅仅是读懂学懂,而是要将这种伟大思想吸收并发扬光大,因为这就是法治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坚守的力量。当我们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自然能收获尊敬和认可。”

每当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面对喋喋不休的当事人时,相信每一位法官都会有压力山大的感觉,都会有心情烦躁的时候。孙房房也不例外,偶尔信仰也会动摇,思想也会彷徨,那种无助与迷茫的感觉,甚至一度让他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下去。但是,幸运的是,一位老法官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过“法官办案不能为了办案而办案,要学会耐心的聆听,即使受点委屈也不怕,年轻人不吃苦不受委屈咋能成长呢,好好干,要对我们的事业和自己有信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体现了老法官对年轻法官的殷切希望,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老法官的话,给了他信心和力量,让他在感受到这份职业无比崇高的同时,也再一次给自己做出了正确而坚定的定位。那就是,无论身处何方,承办什么案件,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信仰,就是动力源泉。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常存好学之心,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层面。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就成为他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审判能力,他平时特别关注新法律法规的制定动向和颁布时间,凡是与日常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都会及时进行学习,自己弄不明白或掌握不足的地方,也会积极地和其他前辈或同事讨论。

依法办案 灵活审判  做有“温度”的法官

在审判工作方法上,孙房房始终把化解矛盾作为最高追求,耐心细致地给当事人做工作,尊重当事人的人格,用真情去感动当事人,千方百计的去化解矛盾。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审判方式,融情于法,将法律的权威与人情、人性密切结合。在严格执行刚性的法律条文过程中,去灵活的体现法官的人文关怀,最终实现案结事了。因为,他知道老百姓不仅仅需要一份公平、正义的判决书,更需要的是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他曾经处理过一起再婚老人离婚案件。男方现年71岁,退休教师,与前妻育有三个子女,现均已成年。前妻5年前因病去世。女方现年68岁,农民,与前夫育有四个子女,也均已成年。前夫6年前因病去世。两个老人经人介绍相识,后登记结婚。婚后仅仅半年,男方以感情彻底破裂为由,起诉到法院请求离婚。

受理此案后,依照惯例,庭前做了调解工作,双方均表示同意离婚。按道理,案件进展到这种程度,完全可以以调解离婚的方式结案。但是,凭多年审理离婚案件的经验,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这一代人的性格特点,孙房房断定两位老人这种心平气和的背后肯定有难言之隐。于是,他多次翻阅卷宗了解案情,更是花费大量时间与双方子女充分沟通,力图了解两位老人心中真实的想法。

庭审当日,双方的子女都已坐在旁听席,个个表情气愤。两位老人对面而坐,表情无奈。孙房房并没有立即进行庭审程序,首先让双方的子女发表意见。老大爷的子女认为,老太太并不是真心和他们的父亲过日子,只是看上了老父亲的退休金,以便为自己养老。老太太的子女认为,老大爷的身体不好,和自己母亲结婚只是找一个不花钱的保姆而已。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在双方子女争执时,两位老人都沉默不语,老太太还默默流泪。随后,他单独询问了双方当事人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彼此的感受,双方都认为对方是个好人,结婚半年来从未吵过架,相互照顾的挺好,只是后来子女因为经济问题发生了矛盾,无奈才走到这一步。他又一一询问了双方的子女,老人为什么等到他们成人之后才选择结婚,问他们是否明白真正的孝道是什么,问他们每个月能有几天去陪陪自己的父母,问他们是否知道“老伴”的真正含义,问他们真的知道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是金钱吗?是美食吗?都不是,而是依靠,是关心。子女们表示明白了问题的本质。于是,他又当着所有子女的面,说希望他们继续共同生活下去,不要让子女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完全可以不必顾及子女们的感受,法律上没有人可以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财产属于他们自己所有,任由自己处分,任何外人无权干涉。说到这,两位老人有些不知所措,不断注视着自己子女们的表情。此时,子女们都低下头,默不作声。老大爷突然站起来,坚定的说:“法官同志,我请求撤诉,我得为自己活一回。”

作为法官,要懂得当事人的真正诉求,要善于观察当事人的行为举止,要参透当事人的真实想法,要实心实意的为当事人着想,这样才能真正诠释“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

诉源治理 共创和谐 做人民满意的法官

都说干基层工作很辛苦,整天走街串巷,风尘仆仆。孙房房在基层法庭工作期间,辖区的村委会就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基层法庭工作十年期间,各个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就是他工作的第二战场。2015年,他在三原县大程镇某村村委会办案过程中,听村干部反映了一件事情。他们村里有个外地移民,于2012年移居村里居住,同年该村即对本村土地进行部分调整,并为该移民划定了承包地,并与其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而同村两户村民以村委会未给他们分够承包地为由,拒不将已分给移民的部分承包地让予移民,并强行抢种达两年之久。2015年6月份二村民不顾镇、村干部的劝阻,又在侵占的承包地中强行种植玉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移民安置工作,最终迫使原告无奈返回原住地,在当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此,当地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村民的工作,均遭到拒绝。村干部介绍完情况之后,也非常无奈,准备督促移民起诉到法院,解决问题。

孙房房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建议村委会先不要让移民走诉讼程序,因为该事件在当地影响较大,又涉及对移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且移民和占地村民又同处一村,承包地又左右为邻,为了移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等现实因素的考虑,盲目提起诉讼会造成占地村民颜面扫地,激化占地村民和村委会以及移民之间的矛盾,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了能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孙房房决定先以走访的形式了解占地村民的真实想法,并请村镇干部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彻底解决矛盾。最终,经他和村镇村两级干部商议,确立了“多方调解、确保和睦”的调解思路。为了做好调解,他亲自到二被告家拉家常,了解了初步案情,以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为切入点,主动拉近与占地村民之间的距离,并区别于村、镇干部的强势说教,耐心地听当事人述说,尽快地取得村民的信任。为了彻底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他又利用下乡办案、休息、晚上期间先后三次到两家村民家说理、释法、晓情,并邀请双方的亲属、镇村干部参与调解,结合法律规定用通俗易懂的土话为他们讲解相关国家对待移民的政策规定,结合实例让他们充分了解移民的苦难生活,唤起他们对移民的同情。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占地村民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接受建议。随即,他即与村、镇干部取得联系,进一步做足对移民的说服工作,最终占地村民于当年秋收后即将侵占的承包地归还原告,原告答应不再追索损失。秋收后,双方顺利交接承包地,整个村里的群众都为这个事情的圆满处理拍手叫好。

一次成功的协调往往胜过于激烈的诉讼对抗,更胜过于强制力的执行,人民法官为民办实事,不能仅仅局限于诉讼案件中,更应该基于法官这个身份,积极地投入到诉源治理过程中去,做一个穿针引线的智者法外人。

勇于面对 刚正不阿 做有责任、敢担当的法官

孙房房长期工作在法庭,他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中的基层,审理的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琐碎案件,案件虽小,但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众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

2012年,孙房房处理了一件离婚案件,男方长年酗酒,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女方实在无法忍受,便先后两次提起离婚诉讼,并离家出走。他在处理该案过程中,多次给男方打电话,男方均借着酒劲,恶语相加,拒不配合,并进行威胁。随后,通过村委会联系,被告应允在村委会办公室参与调解。当询问被告意见时,被告立即指着原告破口大骂,坚决不同意离婚,并时不时对原告威胁,虽经他和村干部极力劝阻,收效甚微,此时的原告已被吓得浑身发抖,并一再请求保护她的安全。看调解活动没法正常进行,他便示意改天再进行调解工作。这时,被告突然大声吼道:“谁都可以走,就是我媳妇不能走,今天必须跟我回家。”说着,就冲到原告的跟前。而孙房房挡在被告面前,告诉他:“你今天饮酒过量,原告不适合跟你回家,回家的事,改天再说。”被告听他这么一说,立即怒目圆睁,说:“你算老几,你管天管地,还管得了我领自己的媳妇回家,看今天谁敢拦着我!”说着,被告顺手就从地上捡了一块砖头横握着举过了头顶。孙房房告诉自己,不能表现的有丝毫的畏惧感,因为有半点的退缩,被告就有可借着酒劲攻破所有人的心理防线,达到得寸进尺的目的,最终导致原告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周围群众对司法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他斩钉截铁地盯着被告说:“我现在再给你重申一遍,你今天喝酒了,原告不适合跟着你回去,针对你们之间问题,我会再安排时间做调解工作的,人是我今天带来的,我今天必须把她安全的带走,不管谁阻挡都无济于事。”说完,他指了指自己胸前那颗红色的法徽,接着说:“小伙子,看看这枚红色的徽章,它代表的是国家,不是我个人,你只要胆敢将板砖拍在我身上,哪怕是碰到我身上一丁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就是一名罪犯,一名恶意攻击国家司法人员的罪犯,你的家人和孩子以及全村所有的人为你蒙羞,今天原告必须跟我一起走,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谁也没权利阻拦,你看着办吧。”此时,被告看他义正词严,眼神刚毅,扔掉砖头,转身走了,并随口说了一声“过不下去了就离。”随后,经过从中协调,最终原被告协议离婚。

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必须把人民满不满意做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咸阳法院坚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正确引领下,用最公平最放心的法治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咸阳中院)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