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深耕“试验田” 勇作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1-04-13 09:55:32 来源:中国报道

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4年来,全方位实施政策创新,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高纬度搭建开放平台,高起点推进国际化建设,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全面增强,形成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勇作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排头兵”,为陕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示范作用。

文/ 李晓燕 程运颖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陕西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截止2021年3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市场主体83528家,新增注册资本9312.37亿元。其中新设企业57517家。四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511个,其中21项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务院或国家相关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2020年全年创造了陕西7/1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引了近1/6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近1/2。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片区。

开路搭桥,拓展“经贸先行”合作新空间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指出,陕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作为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始终以打造国际内陆自由贸易港为目标,在服务便民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创新化等方面先行探索,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凸显陆港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的创新经验。其中,“创新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动西向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2021年3月31日上午,中欧班列长安号双线齐发,首列“宛西欧”“汉西欧”分别从河南南阳、陕西汉中始发,奔向西安,在西安港集结分拨,再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抵达中亚和欧洲。

随着中欧班列”汉西欧“”宛西欧“开通,西安”+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线路已达15条。

“宛西欧”“汉西欧”的开行,只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了欧亚大陆全境。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西欧”集结体系,15条集结线路还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主要货源地,使这张以西安为中心的国际物流网围绕“一带一路”越织越大,成为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的物流大动脉。

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3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创历史新高。2021年1-3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879列,是去年同期的1.4倍,运送货物总重约64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2倍。

不仅如此,还充分发挥第五航权政策优势,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已开通“首尔—西安—洛杉矶”等3条第五航权客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国际航线92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

随着中欧特色班列和国际航空枢纽的不断拓展,国际产能合作也持续深化。例如,中俄丝路创新园就聚集了俄罗斯立德集团、中俄海洋工程联合实验室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50余家企业和科研单位。

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聚集了11家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和外资企业。在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了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新品种和农业设备的对外交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不断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合作,推进优质企业在丝路沿线国家投资发展、转移优质产能,拓展“海外陕西”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了以物流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模式。

联动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聚集群

优势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新产业、培育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临空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跨境电商迈入出口业务全模式、简化申报秒通关的新时代。

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同时拥有临空+自贸+综保+跨境+口岸+航权等多项开放功能和政策优势,2020年实现货邮吞吐量37.63万吨,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围绕“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定位,空港新城重点发展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3大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聚集,目前已聚集176家物流企业、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以及航食加工、航空维修等项目,临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10亿元。

陕西首个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产业园开园运营,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麦帮网、eBay综合服务商百福国际等跨境电商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为跨境电商贸易注入新动力;依托中俄丝路创新园,打造“一带一路”贸易信息服务平台,集聚俄罗斯农业集团、金苹果集团、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知名俄方企业;“秦渲云”文物服务平台为境内外数千家企业级用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数字渲染服务……空港陆港联动发展,“自贸+综保+跨境”的叠加优势不断强化,助推国际贸易大通道快速形成。

布局“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会展产业、现代农业、临空临港产业、跨境电商等,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击楫奋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无论是大名鼎鼎的中俄丝路创新园,还是“一站式”境外投资服务平台的建立;无论是营商环境的大踏步前进,还是自贸区红利释放等,皆让陕西自贸试验区各功能区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探索广度。

“加入平台,就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娘家’。面对客户再也不用单打独斗,工作更有信心了。”提起自己的创客之路,在全球云端零工创客共享服务平台注册为创客的自由职业者杜磊感慨地说。西咸新区片区秦汉新城功能区“全球云端零工创客共享服务平台”一经推出,便获得用工方和劳动者的广泛好评。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链接服务供需双方,实现了企业服务需求和劳动者业务需求的精准匹配,改善了服务流通的方式和效率。2020年3月,平台入选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勇蹚“放管服”新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制度创新成效明显。比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推广应用了国家标准板18大类729项服务功能,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了100%。探索形成“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邮税移动支付”等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围绕强化保障和创新方法开展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上线亲商助企平台,开展“云推介”“云签约”投资促进活动。发挥“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功能,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融资难题等,保障了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其中“云支持新模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微理通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无抵押融资”“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等做法得到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肯定。

与此同时,陕西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引入首家外商独资演出经纪公司,三星二期、博世力士乐线性导轨和柔性传送系统、先正达种业中心、马来西亚凯儿库干细胞等外资项目相继落户。2020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8家,实际利用外资37.8亿美元,分别占陕西全省的15.3%、44.8%。

深耕“试验田”,当好探路者,4岁的陕西自贸试验区“元气满满”,活力迸发。谋划“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合作集聚资源,引领陕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陕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