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圣杜甫在四川成都居住时写下的这句诗,千百年来表达着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今,对居住在四川天府新区的居民来说,杜甫笔下的田园胜景已不稀奇。
天府新区独角兽岛。天府新区供图
过去三年来,天府新区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出发,聚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为建设公园城市探路、破题。三年时间里,从首提地到先行区,天府新区开启了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探索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
初春的鹿溪河被暖阳笼罩,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不时有白鹭、??振翅起飞,青青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河畔的草坪上,人们正享受着轻松惬意……
天蓝、水清、地绿,这也许是普通民众对于公园城市最直观的感受。在2020年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描绘了和谐共生的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让城市整体成为一个安全、自然、健康的美好家园。这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最终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
天府新区湖畔景色。天府新区供图
在建设之初,天府新区就坚持70.1%的生态控制区,超过七成的土地是丘陵、湖泊、森林、湿地、农田,人与“山水林田湖城”形成生命共同体,构建起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和山水相依的城市意境。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这是天府新区恒久的坚持。在资源保护方面,提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林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规模等约束条件;在资源循环方面,提出再生水利用率的刚性约束条件;在资源节约方面,提出每万元GDP地耗和每万元GDP水耗的刚性约束条件……
天府新区湖畔绿道。天府新区供图
候鸟的冬归,即是对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建设最好的反馈。
“随着公园城市的建设,环境越来越好了,越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了,每年9月到第二年3月在这里驻留。不只是兴隆湖,鹿溪河,苏码头(锦江正兴段)也有。”摄影师邵军最喜欢拍的就是鸟类,对于来天府新区越冬的鸟儿,他如数家珍。
据成都市观鸟协会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的野生鸟类有52种,雁鸭类水鸟单次统计的最大数量超过3500只,还有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前来停留。
2020年11月17日,天府新区10名民间河长接过聘书、走马上任,开始巡河、护河,推进天府新区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
苏子艺是天府新区煎茶街道人,一直从事污水治理行业,对新区的河流湖泊更有着天生的亲近感。看到天府新区招募民间河长的公告后,她当即提交了报名申请。“我家门前有鹿溪河的支流,我亲眼见证了河长制实行以来这条河的河道清淤、河堤加固历程。”
数据显示,自2017年4月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天府新区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锦江、江安河、鹿溪河等三条主要河流水质从劣V类、V类提升到了III类。
这是天府新区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2020年,天府新区空气治理成果成效显著,截至当年12月20日,天府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5天,提前11天完成“十三五”和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目标任务。
产业支撑下的公园城市
蓝天碧水青山是天府新区鲜明的城市“底色”,山水绿脉在这里自然延伸。对此,《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为绿色发展作了明确的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生态价值导向,探索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并且具体到生态增值、生态赋能、绿色低碳三个维度。”
三年来,天府新区秉持着公园城市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绿色齐头并进,各大产业的发展也在以绿色为主题建设,致力于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耀眼的底色。
如何建好产业支撑下的公园城市?鹿溪智谷就打造了一个样板。它是典型的生态绿道,依山傍水,建设过程中全面保护了现有自然山体、鹿溪古河等,形成了“山水林田路湖”的生态格局。
天府新区新经济产业园区。天府新区供图
同时,沿水发展、拥绿发展,沿线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布置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
鹿溪智谷的天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而高科技、绿色企业入驻,又反哺给“山水林田路湖”,使持续发展、持续增值成为可能。
过去三年来,天府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主引擎,推动成都科学城的发展。去年5月,成都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批支撑项目集中启动,范围涵盖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超高速轨道交通领域、高能物理和天文学领域、空间光学领域、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等。
如今,成都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汇聚了中科院系统单位13家,与农科院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交叉研究平台项目4个,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38个,引育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初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
未来,成都科学城将以“根本在科技”“灵魂在创新”“关键在策源”“支撑在生态”的战略为核心,打通储能、用能、释能、育能的创新动能循环链条,构建可持续、自生长的生态系统,产生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全新能量。
天府新区湖畔书店。天府新区供图
文化传承不断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非常重视属于中国的东西,比如文化传扬、社会治理,这些方面放眼全世界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在2020年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权威发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对公园城市指数框架进行深度解读时如是说。
文化传承,是公园城市建设中“文化传扬”的重要部分。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中提出,公园城市的文化传承应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彰显,尊重历史源脉以巩固群体认同,强调城市美学以刻画特色印记,注重场景营造以呈现民俗风情。
天府新区永兴街道的丹土村,老成都人习惯叫它“丹土地”,村里保存着一座同治年间建的土陶,就是同治龙窑。前不久,成都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布,永兴土陶烧制技艺(同治龙窑)入选。
“现在,作为家庭装饰品之一的陶器,样式也跟着变换,尤其景观陶更讲究艺术性。”守护龙窑的第三代人周德才说。现在,同治龙窑更注重细节的把控,艺术性的传达,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如今,这个传承百年的地方,还建起了四川龙窑陶艺教学基地,成为陶艺家、陶瓷研究者和美术院校学生创作基地和陶艺研究中心,多所大专院校都把这里设为“陶艺实习基地”。
和同治龙窑一样,周家刀、花边织造、牛肉水煮……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发光发热的名字,曾被时间淹没,又在近几年重回人们视线。
四川省图书馆鹿溪智谷分馆。天府新区供图
如今,文化创意已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天府新区,同样如此。
去年10月,天府新区携手四川省图书馆,联合打造的特色主题分馆项目——四川省图书馆鹿溪智谷分馆(以下简称“馆里·鹿溪智谷分馆”)正式开门迎客。
而在兴隆湖边的一个小型精品建筑,因外形酷似“掉落湖面的一本书”,还未开门迎客便已声名远扬。这个湖畔书店,未来将成为天府新区重要的文化生发地。
文化,是一座城市与世界广泛链接的最润物细无声的介质。从2016年正式迁址到麓湖生态城开始,A4美术馆便逐渐成为成都的最重要艺术地标之一,iSTART儿童艺术节麓湖·A4美术馆每年众多活动之一。
从展览,到艺术家驻留计划,再到各种工作坊,“开放”与“包容”在无形中达成。前不久,A4美术馆旁建立起成都首个水上剧场,Click#15、福禄寿等年轻人所热爱的乐队先后前来演出。曾经到了夜里便安静下来的地方,又唤起了夜间文化的生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府新区正在迈出一些“小步”来实现自己在文化领域的开放包容,这些“小步”或许叫麓湖·A4美术馆、麓山美术馆、柏村艺术馆……它们就藏在天府新区的街头巷陌。(完)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