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王如意报道)11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铜川市壮大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铜川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郝光耀,铜川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晓刚出席。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铜川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均位列全省第1;生产总值增长4.7%,财政收入增长0.9%,均位列全省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均位列全省第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6.5%,分别位列全省第3、第4。
郝光耀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的重要基础。紧抓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政策机遇,对火电、水泥、城镇污水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减排行业开展了全面提升改造,铜川市在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考核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格次。采煤沉陷治理扎实有效,累计实施沉陷区治理项目39个,总投资3.19亿元。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示范区。如今,绿色已经成为铜川的主色调,森林覆盖率达到4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多年位居关中地区前列。铜川的绿色转型之路,朱鹮也是印证者、受益者,目前野外能够观测到朱鹮百余只。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绿色发展典范城市。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郝光耀介绍,铜川市煤炭去产能2000多万吨,研发形成新型建材150余种,产能达到2000万吨,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上下游产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陶瓷等接续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有中生新。聚焦航天科技、数字经济、光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无中生有。落地商业航天产业链龙头企业30余户,构建了全球商业航天测控网,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航天科技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建成了西部工业品数字港,数字经济在线企业8000余家,交易额两年激增到200亿元;集成布局光电子产业,建成了先进光学、特种激光2个国家级实验室,吸引12家企业落户,产值将达到200亿元;积极打造高端新材料供应基地,建设布局铝基、镁基、碳基材料项目27个,“十四五”将实现产值600亿元,一批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市非资源性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6.9:65.9:27.2转变为2019年的7.6:36.8:55.6。
另外,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铜川市正式入选全国文明城市,首次创建、一次成功。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