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高新区:品质城市彰显改革活力 渭南速度凝聚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0-11-17 14:21: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城市品质,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渭南高新区改革办

“吸引我们入驻的重要因素,就是这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位于渭南高新区的恒大地产项目负责人说。便捷的内外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健全的服务体系、高效的优质服务……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城市品质,围绕“两结合”“双胜利”目标,克难攻坚,晒比拼超,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渭南高新区创业大厦

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打造发展新高地

扫一扫二维码,进入“高新政务”微信公众号,点一点“码”上办,就能进入“码”上办平台。“咱的工商干部不但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在手机端如何操作办照,更是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坚持服务到底,让我省了来回奔波的麻烦,现在的服务是越来越好了。”在渭南高新区建材经销商郑毅说。“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有序进行,智慧大厅系统、业务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政务数据分析系统开始运行,渭南高新区不断为企业营商创造更加贴心快捷的服务。

2020年6月21日,高新区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专题学习会。

“渭南高新区作为全市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必须始终将改革创新视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大胆探索、积极作为,着力凸显改革的‘高新特色’,持续将改革推向深入,真正使高新区成为全市改革开放新高地。”渭南高新区负责人如是说。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狠抓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统筹改革全局,夯实改革责任,强化改革督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彰显着该区的发展信心和责任担当,不断凸显高新区作为渭南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地位和作用。

渭南高新区不断深化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调研、精准整合、精准谋划、精准施策,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审批模式,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办理审批事项,确保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目录之外无审批。同时全力推进村级小微权利清单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持续开展“人才强区”战略,推进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大违规违法金融活动整顿力度,为全区营商环境的优化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2020年5月6日渭南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同时,该区不断深化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工作,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积极防范化解各类矛盾,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方面,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公安改革,全区重点行业场所实现手机APP管理全覆盖,有序推进“平安渭南”“平安高新”“雪亮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推进,狠抓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不断推进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并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工)委领导为主的工作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铁军”,构建全覆盖的监察监督格局,为全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做活招商,做实项目,激活发展加速度

7月底,在陕企业家考察团到渭南高新区考察调研后,对该区发展情况给予肯定,纷纷表示希望与高新区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积极与在陕企业家考察团成员沟通对接,全面推介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深入交流合作意向及项目信息,推动务实合作,助力经济发展。”渭南高新区相关人员表示。

2020年6月17日,高新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专题讲座召开。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积极引进新经济、新业态,不断发挥“引进来”的作用,坚决做到“留得住、能共赢”,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北京薪资通共享经济平台、渭南原产地商品电商平台、北京智享工作云平台等项目落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迪信通智能5G物联网运营基地、耀飞通讯智能终端研发生产等项目签约,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同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充分发挥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出强大的投资吸引能力。

2020年上半年,渭南高新区认真研判疫情影响下中省财政投资和金融支持方向,聘请高水平专业团队,精准策划包装项目。全区策划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881.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3%和653%。园区成功纳入科技部、财政部“百城百园”示范园区,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该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实施“平台发布、电话洽谈、线上签约”招商模式,持续加大产业链、总部经济项目招引力度,达成30余个项目合作意向,上半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50亿元,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53.19%。同时,面对疫情影响,该区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制定复工复产总体方案,实施“一企一策一包联”,落实各项优惠支持政策,疫情期间免征减征税收1500万元、社保费2800万元,缓交城市建设配套费3900万元,减免租金290万元。

渭南高新区时代广场

该区把装备制造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主动力,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加速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联重科产能加速释放,带动西部重工、奥尔德等配套企业满负荷生产。达刚渭南基地项目从接洽到开工仅150天,刷新了招商引资“渭南速度”。美益特高端汽车零部件、广汽西北商贸中心、信息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或投用。成功举办国际增材制造合作恳谈会,3D打印产业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家创新特色园区创建正式启动,3D打印培育基地成功晋升全国唯一增材制造领域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获得国家立项支持。

同时,渭南高新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展“晒比拼超”活动的主战场,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夯实项目包联责任,建立常态化一线督办机制,全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坚持分类管理、封闭管理,实行建筑工地复工只备案、不审批。胜利大街、新区西路、崇业路南延等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污水处理技改、供水水质提升等城建配套项目启动实施,东区标准厂房、园区道路等项目全面复工建设。

民生为本,城乡一体,提升城市高品质

“城市更靓丽了,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这是如今高新区群众最大的感受。近年来,渭南高新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闹心事,扎实推进民生事业,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渭南美益特:上马新产线 复工干劲足

该区坚持高质量高标准要求,认真落实“八个一批”扶贫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医疗、城棚改扶贫等措施,2020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医疗补助300.63万元,惠及群众8578人次;开发就业岗位112个,发放就业补贴150.49万元;发放兜底保障资金699.88万元,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渭清公园足球场即将建成,水质提升改造项目加速实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污染防治持续加强;市场秩序加速恢复,2月22日万达广场开放营业,成为全省疫情防控启动后首家恢复营业的万达广场。

渭南中海华茂加强研发制造 满足市场需求

该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了农村环卫保洁制度,组建了农村保洁员队伍,配备了相关设备,打造美丽乡村亮点工程;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行动,扎实推进“双替代”工作,全力推进养殖改圈技术推广,减少氨挥发排放;持续探索社区的精细化管理,社区治理体系得到有效加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批准设立渭南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持续深化社会民生体制改革,稳妥开展公办学校教师工资改革,遵循“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不劳不得”的原则,按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在季度考核的基础上确定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成立了健康高新建设工作委员会,推进健康高新工作,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区领取待遇人员实现社银平台发放。

截至6月底,渭南高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9.5亿元,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00.83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86亿元,同比下降5.4%,增速全市第二;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10.87亿元,同比下降21.5%。在顶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4.05亿元,同比下降9.46%;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10.25%,完成全年预算的59.23%。

中路西建:加速建设 释放产能

不断刷新的数据,不断崛起的成就,见证着渭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也见证着该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卓越成效。让改革成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动力,成为全面提升渭南发展速度的动力,渭南高新区正在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加速崛起。“渭南高新区要厚植高水平开放新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倾力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渭南高新区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