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深化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17 12:23: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蒲城县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文︱王玉

近年来,蒲城县紧抓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的双重机遇,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强化队伍建设,大胆进行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教育事业迈上了规范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蒲城县委书记陈振江(右)为助教兴学爱心企业颁奖

坚持优先发展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蒲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成立了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做到了“四个优先”,即工作部署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公共资源优先配置。无偿划拨城区教育用地500亩,减免学校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9亿元,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均衡县创建、设立1000万元作为教育质量提升奖励基金,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庆祝教师节,对感动校园人物等各类先进予以重奖。不仅如此,蒲城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专题解决突出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常态化监督指导教育工作,各部门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全县形成了党委重教、政府兴教、合力助教的良好氛围。

城区第八幼儿园建成投用

近年来,蒲城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7.8亿元,在城区建成投用17所学校幼儿园,扩容改造8所学校,新增学位1.8万个,基本解决了群众关切的“大校额”“大班额”“入园贵”等热难点问题;在农村改造了100所薄弱学校、53所寄宿制学校浴室和186所学校旱厕,今年又投入1478万元完成了县域内剩余的75所农村学校旱厕改造;投入1.69亿元加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全覆盖,特别是在年初克服疫情影响、实施在线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实施集中供热、煤改电、煤改气等项目工程,彻底解决了学校取暖难题,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吸引了4000余名在外就读的农村学生回到家门口上学,被中省媒体称为“蒲城现象”。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政论片《巨变》把蒲城教育变化作为典型案例播出。

夯实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教育公平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蒲城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实施千人招录计划,通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特岗计划、自主招聘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形式,累计招录教师1300余名,并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一线;教师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7%,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128名,师资力量得到全面增强。积极实施国培、省培、全员培训、岗前培训计划,县财政列支186万元,聘请高校知名专家对体音美教师进行了四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3.5万人次,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矛盾。全面实施三名(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引领工程,积极打造名师联盟和“1236”骨干教师工作体系,形成3室9坊、5个共同体、94个名师工作点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培养了省市级教学能手434名、拔尖人才43名,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大幅提升。成立青年教师知心大姐工作室,为青年教师工作生活排忧解难,2019年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第三初级中学(尧柏初中)建成投用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蒲城县教育局扎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控辍保学兜住底线,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围绕“四个100%”和“三个结合”目标要求,以“精准识别、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师生帮扶”为工作主线,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扶贫各项资助政策,夯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七长”负责制,组织开展百校千师进万家、励志诚信感恩等活动,点对点帮扶贫困学生,受益学生达4.8万人次。建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对重度残疾无法随班就读的96名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落实了特教学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经费,确保了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因穷辍学。建立了与江苏句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效交流机制,常态化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出外交流学习,开拓了学生视野。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蒲城县教育扶贫工作给予高度关注。

蒲城县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省“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细化完善各类学校建设标准39项,制定了包校干部督查工作流程和督查表。建立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校的工作机制,依托创建工作微信群,实行网上巡检,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开启了“互联网+教育督导”新模式,有力保障了全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2019年底顺利通过了两项创建的评估验收,特别是代表渭南市接受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验收,为全市乃至全省整体通过评估验收贡献了蒲城力量。

深化体制改革 打响蒲城教育品牌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蒲城县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创新学区管理,建立5个教育片区、13个大学区、30个中心校的三级管理机制,学区长学校带动提高薄弱学校,形成了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将农村4所高中改制为初中,4所初中和18所九年制学校调整为寄宿制小学,全县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布局更加合理。

第十小学(尧柏小学)建成投用

同时,积极推行县管校聘、紧缺学科无校籍管理、城区教师顶岗支教、定额退出、农村教师到城区跟岗学习等人事制度改革。三年来校长教师轮岗交流1177人。设立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职称晋升专项岗位、农村职称晋升特设岗位,已有52人享受到改革红利。扎实推行校长职级制,落实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工作补贴、生活补助及特岗教师待遇,激发了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坚持“以户籍为主,住房为辅,参考就业”的基本原则,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平行编班,未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重点校,有效遏制了择校行为。

深入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特色”的育人氛围,打造叫响“求真向善·德润奉先”蒲城教育德育品牌。建立学校后勤管理监测平台,常态化开展网上晒饭,公示学生食谱,实现义务段学校营养供餐全覆盖,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持续攀升,荣获陕西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示范县。10所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国家督学马瑞春视察蒲城县特教学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向未来,蒲城县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现代化教育为重任,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推动蒲城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蒲城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