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提出“两个模式、两项改革”,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基层基础牢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壮大的“多赢”效果,先后荣获陕西省2016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县、2019年度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文︱王玉
蒲城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辖15镇2个街道,269个行政村,总人口80万,农业人口67.8万人,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贫困村119个。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之后又如何防止返贫?
渭南市委副书记王瑞峰,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蒲城县委书记陈振江等领导调研金银花产业发展
近年来,蒲城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将贫困户脱贫与非贫困户增收致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干部带贫致富作用发挥、乡村文明与村级治理效能提升、一二三产全方位推进六方面工作,系统谋划、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造性提出了“两个模式、两项改革”,“两个模式”即“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和“联合党委+”模式,“两项改革”即整合涉农资金“拨改投”改革和“村、社合一”改革,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基层基础牢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壮大的“多赢”效果,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11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4119户8884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92%,群众的认可度达97.7%。
创新模式 拓宽群众致富路
“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是由蒲城全县269个村党组织牵头,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每村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以此为平台,结合清产核资,流转土地、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销售,收入用于增加村集体积累和全体村民分红。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一些村干部生产经营管理、市场经济能力、技术欠缺等问题,在16个镇(街道)推行“联合党委+”模式,作为“村党组织+”模式的完善和补充,发挥县、镇党委的引领作用,使所涉及村“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壮大产业。
龙池镇扶贫产业基地
2016年,苏坊镇党定村被确定为“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的试点村。当年,该村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了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引导养殖户扩大规模,规范养殖。如今,党定村的奶山羊已经从2015年的1000多只发展到4000多只,年收益达上千万元。
据了解,五年来,蒲城县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6.74亿元,用于产业12亿元,建成22个“联合党委+”、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实现村村有产业点、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户户有增收产业。
大胆改革 村级“造血”能力强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蒲城县重点突出财政资金的效益和安全,对整合的涉农资金实施“拨改投”,把使用、管理方式由“拨款”变为“投资”,投资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各村的经营性资产,资金接受镇“三资办”监管,产业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确保资产不流失,资金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地处蒲城北部的罕井镇紧抓“拨改投”机遇,对兴龙村等6个村的“拨改投”资金进行了整合,集中发展香菇产业,共建设标准化香菇大棚24座。2018年,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基地联合党委,利用“拨改投”资金建成了年产200万菌棒的生产线,标准化养菌棚36座,出菇大棚200座,并配备建设冷藏、烘干、加工、销售、管理等设施。项目建成后每年产值约1200万元,集体收入100万元至150万元,每村增加村级经济积累3万元以上,245户贫困户参与分红,可为80户群众(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或直接参与发展,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级产业管理水平,蒲城县大力推进“村、社合一”改革,即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明晰村“两委”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责任。在机制上,村级产业收益按照“5:2: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50%的资金用于贫困户分红及村集体经济积累;20%的资金用于全体村民进行分红;20%的资金,与“村规民约”等村级管理工作相结合,综合进行考核奖惩,所扣罚资金用于奖励评选的“星级户”;10%的资金作为对村干部的考核奖励基金,村“两委”作用充分彰显,村级“造血”功能、村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砥砺奋进 脱贫攻坚结硕果
近年来,蒲城县通过“两个模式、两项改革”的实施推进和具体实践,有力改进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化解了困扰“三农”工作的矛盾和问题,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26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成立并规范运营,推动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全县26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的村突破100万元,40%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85%的村达2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依托“村党组织+”“联合党委+”模式,蒲城县大幅提升了酥梨、苹果、西甜瓜等传统产业效益,还培育形成了金银花、食用菌、奶山羊“三大特色”扶贫产业,把更多群众融入产业发展、镶嵌于每个产业链条之中,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收益。全县发展金银花5万余亩,建成食用菌大棚950座,奶山羊存栏8.4万只;建成金银花、西甜瓜、奶山羊3个产业服务中心,30%的镇村产业点形成“产、加、销”的完整产业链;1029户贫困群众直接参与经营,5300多人在园区务工,3万多群众在镇村产业点就近务工,通过产业或产业链带动10万多群众增收致富。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280元增长到2019年的9717元,增长196%,年均增幅39%,比同期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0个百分点。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蒲城县专门设立了300万元的防贫救助保险金,与已建成并发挥效益的22个光伏扶贫基地、22个“联合党委+”和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对因学、因病、因灾等方面可能返贫的贫困户、以及可能致贫的非贫困户,从产业、保险方面构筑了坚实的保障网,确保群众真脱贫、不返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蒲城县“两个模式、两项改革”典型经验及做法,入选陕西省推广的产业扶贫20个典型案例,渭南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行“村党组织+”模式促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渭南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刊发全市推广,“村党组织+”模式被评为全市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关头,越要乘胜追击、响鼓重锤,蒲城县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巩固脱贫质量,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