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7月工业、投资等多个指标比6月有所回落,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主要指标增长情况和上半年基本持平,而且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4%,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势头不减。”毛盛勇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与6月份相比,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数据仍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比如,1-7月工业生产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加快了0.8个百分点,整体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
对于某些指标的回落,毛盛勇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工业增速比6月份有所放缓,主要受7月份全国大面积的高温天气、部分南方地区洪涝灾害以及过剩产能淘汰力度加大的影响。总体来看,工业总体运行平稳,且内部升级态势比较明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速1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10.7%,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要快5.7%和4.3个百分点。
未来经济形势如何?毛盛勇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在不断增强,过去8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基本都稳定运行在6.7%-6.9%之间。即使下半年经济增速或者GDP增速放缓了0.1个或者0.2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合理、正常的小幅波动。(记者侯润芳)
■ 专家解读
大城市失业率不到5%
专家称,比较接近“充分就业”,从就业上看,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了2017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继续低于5%,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低于上年同期。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分析,5%左右的失业率,比较接近“充分就业”,可以说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发力,通过国企、民企吸纳就业和大众就业万众创新等政策激励,我们的就业还是相当可观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735万就业,完成全年就业指标的68%,从就业上看,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就业,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的复苏环节。”张春晓解释,所以说,这证明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也要清楚一点,调查失业率是概率事件,意味着我们可能还有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内的部分。我们还需要拿出相应的改革举措,尽可能为实现就业而发展。就业是经济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举措,以就业促增长,以增长保就业。(记者 任娇)
7月PMI51.4%
专家称,企业已愿意投资,不过程度还不是那么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51.4%,今年以来各个月均稳定在51%-52%之间的扩张区间。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分析,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0%是荣枯线,低于50%企业不愿意投资,在50%之上企业愿意投资,目前这个数据,说明企业愿意投资。不过在51%-52%之间的繁荣区间也意味着企业愿意投资的程度还不是那么高。但愿意投资已经很好了,符合目前发展的方向。
张春晓称,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在今年以来各个月均稳定在51%-52%之间的扩张区间是一个好的现象。各种政策因素一定要助力企业愿意投资,激发企业的活力,这是根本所在。企业愿意投资,才能发挥要素作用,这是这个数字具有的典型意义。(记者 任娇)
■ 趋势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519322亿元、568845亿元、636463亿元、676708亿元、74412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8%、7.7%、7.4%、6.9%、6.7%。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筑底企稳的五年。或者说是处于结束L形的一竖、正在走L形的一横的阶段,而这也是这五年中最大最好的变化。”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此前外界对于中国经济能否实现6.5%的增长存有疑虑,而实际成果表明中国经济超额完成了目标。
除了成功实现保增长,中国经济在过去五年另一大变化表现在金融改革的深化。“过去五年不失时机地推进了金融改革,使得金融抗风险能力增强。”李慧勇补充,而在经济调整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经济数据去年11月开始变好,这意味着供给侧结构调整开始显现成效。
李锦分析,从数据来看,工业也出现了分化现象,好的变好,差的更差。好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差的企业被淘汰,经济结构优化的现象突出,今年上半年逐月变好,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带来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惠及民生带来了好的效果。
李慧勇认为,如果未来两年可以见到改革红利,预计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平均增速较现在提高1到2个百分点,达到7.5%到8%左右。 (侯润芳 任娇)
■ 案例
北京第三产业比重突破80%
2012年以来,北京市GDP增速一直处在7%上下的稳定区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2012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相契合,GDP增速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阶段。特别是2014年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后,仍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速,实为不易,这与多年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密切相关。
北京市统计局介绍,五年来,全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孕育成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6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0.8:22.6:76.6调整为0.5:19.2:80.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突破80%,比2011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产业向高端化发展。2016年,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17.1%、10.8%和8.4%,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在科技创新方面,2016年,全市R&D经费支出比2011年增长58%,年均增速为9.6%。
腾笼换鸟制衣企业成立众创园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是一家集高级成衣设计、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企业,其相关负责人蔡昌弓介绍,公司2001年落户大兴黄村,一直从事高档服装研发和生产工作。
“北京产业结构转型给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人才发展和产品研发销售都带来了很多机遇。”蔡昌弓告诉记者,以前在北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研发和生产都在一起,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腾笼换鸟,留下的是合适的,腾出的也都是优秀的,公司发展不断规范化。2015年,威克多在保留北京总部的基础上,投资15亿元将生产基地搬到了衡水,带动了当地上千人的就业。
蔡昌弓介绍,生产基地迁入衡水后,产能比以前扩大一倍,同时,公司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研发投入,腾出的场地公司创立了格雷众创园,吸引了近百家从事服装产业相关研发的工作室和创新企业。目前,该企业年产值达18亿元,纳税超过亿元。 (记者沙璐)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