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创新工作机制,盘活农村集体经济资源,创新探索出多种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稳定增收,推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文︱路英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要改革,关系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对保障农民权益、完善乡村治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东高村村集体经济成果
近年来,大荔县周密谋划、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过2017年“一镇一村”试点,2018年全面启动清产核资,2019年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该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周密部署,夯实改革基础
大荔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20多个部门为成员的大荔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建立了县级管理主体、镇级责任主体、村级工作主体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同时,将农村产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把开展清产核资、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千村试点村”等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到全县17个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改革任务。
丰收的喜悦
重视业务培训,大荔县逐镇举办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对改革的整体部署、工作原则、重要环节等操作实务进行培训,实现镇村组干部全覆盖;召开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培训会,对全县镇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组织专人下乡对各镇(街道)清产核资系统填报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自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累计印发各种培训资料2万余份,召开专题会议或培训次数36次,累计培训人数4356人,实地指导30余次。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大荔县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喇叭广播、编印产权制度改革培训教材、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改革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及时答疑解惑,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举措,规范工作机制
大荔县先后印发了《大荔县“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大荔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大荔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指导各镇按照程序规范开展各项改革工作。在改革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重大事项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坚持公开公示,确保改革成果群众满意、改革红利共享。
希望的田野
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了大荔县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网络群,及时掌握各镇、村、组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阶段性工作,与县委农工办、基层办组建了300人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技术专家团队,分组驻镇进村进行全程指导,加快全县清产核资的工作进度。
注重协作配合,按照大荔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等多个部门负责清产核资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和镇、村、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处理清产核资遇到的相关问题,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该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专项行动,收回拖欠村组集体土地承包款115万元,规范土地发包合同1563份,收回村组集体土地2444亩。
试点先行,打造改革亮点
目前,大荔县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共清理出资产总计145273.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435.0万元,农业资产2939.6万元,长期资产36万元,固定资产133664.5万元,其他资产198.1万元。加快推进农村经营性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工作,全县所有村完成了成员界定工作,确定成员身份649411人。量化经营性资产31708.6万元,累计发放股权证书6.5万份。
大荔县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成立了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分别成立了镇(街道)产权交易中心,实现了产权交易和土地流转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产权鉴定、合同签订、组织交易、金融服务等工作一厅室办公。
2018年,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方式,大荔县确定12个试点村,由大荔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财政资金“拨改投”,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引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提升。县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85万元,带动村集体土地入股面积1400亩,扶持官池、东城等9个镇(办)12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260余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20余万元。
在被确定为全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县后,大荔县乘势而上,扶持37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以羌白镇明水村为代表的土地入股型、以范家镇雷南村为代表的管理服务型、以安仁小坡村为代表的项目带动型、以官池北王马村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型等四种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不仅如此,充分发挥大荔产业优势和“拨改投”政策优势,建成140个扶贫产业园,把建设产业园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带贫益贫机制的有效载体,创新“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园区承载+一村一业”“集体引领+主体联合+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和“租金+薪金+现金”的“三金链接”扶贫模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提质见效、贫困群众分红年年增加,实现乡村经济繁荣发展。计划到2020年底,力争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10万元以上达到50个,50万元以上达到20个,100万元以上突破10个。
高扬改革风帆,勇立创新潮头。未来,大荔县将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