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把持续深化共同体改革列入《2020年临渭教育改革与发展十项行动》,基于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人事财务、师资交流、教育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
文︱田伟
为全面落实渭南市、临渭区的改革试点工作,完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品质教育、美好生活”总目标。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五心战略”为引领,聚焦品质、长远规划、抓大落小、精准发力,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务,为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发展服务。
临渭区教育局召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
亮点纷呈,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交流轮岗常态化。渭南市临渭区在各共同体内实行交流、支教,城区学校交流轮岗,农村学校走教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在城区初中开展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城区初中教师在共同体内交流,比例达到在编教师数的10%,交流期限为一年。通过共同体内的相互交流,开展论坛、研讨、观摩等形式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活动,进一步壮大了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校校有骨干、有名师的良好发展格局。
校本研修成效显著。为了快速推进共同体建设,发挥优质资源校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校本研修工作在临渭区薄弱校和农村学校的开展,发挥优质资源校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校本研修工作在该区校校开展,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总要求。在构建共同体建设的同时,各共同体定期开展共同体内送教下乡活动,校际间的研修交流活动,以此辐射带动全区城乡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
临渭区小学“一体化大教研”现场观摩会。
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渭南市临渭区在共同体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实现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有效控制择校现象。逐步实现从以校为单位到以学区为平台,实现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调配,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
开创了教育扶贫新模式。临渭区教育脱贫工作以“四合四联三帮三跟进”扶贫工作机制为抓手,成立了教育扶贫专项指挥部和“两办十组”联席工作机构,帮助贫困家庭“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其中,全区6000余名教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帮学业、帮生活、帮志向”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各共同体学校组织开展了500余场“扶智励志”百人百场教育活动,受益教师1200余人、学生17000余人。区教育局安排对无法随班就读的学生,由普通中小学校派教师送教上门,对智障等特殊儿童可以到校上学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无法到校上学的,临渭区教育局组建了以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主,21所核心校优秀体、音、美教师为辅的临渭教育“百人送教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百人送教队”共分为15组,周一到周五轮流滚动式为全区45名无法上学的重度、极重度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让这些特殊孩子不因残疾而辍学,享受合适的教育。
实现了教育管理新突破。共同体改革有效改变了散、弱、杂的局面,使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便于教学、科研、管理制度的统一和规范,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其管理模式层级设置为区教育局——各共同体——学校,形成三个层级,行政指挥、协调、监督一步到位,迅速快捷。层级管理面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可以做到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避免责任盲区。同时,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盘活了资源存量,打破了校际资源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形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基本实现了学校均衡发展。近年来,通过共同体的统一实施,全区学校的管理水平明显增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确保城乡一体化改革顺利进行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把持续深化共同体改革列入《2020年临渭教育改革与发展十项行动》,基于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深化该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经过前期深入学校调研、和校长教师座谈、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拟定了该区“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初中阶段成立四个“合并式”学校发展共同体。由一所城区优质学校+一所农村同学段相对薄弱学校组成,逐步实现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人事财务、师资交流、教育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构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一体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
陕西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在渭南市临渭区召开。
创新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临渭区在第一届校长职级制评选中评选出4名特级校长、20名高级校长、中级和初级校长150名,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校长办学能力,使校长走上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同时,该区初步建立了校长评选机制和考核机制,对校长在日常工作和专业引领方面有了考核评价依据,对校长自身提出了严格要求,促使校长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自身最大潜力,引领学校发展。另外,通过落实校长职级待遇机制,让校长立足本职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享受本该享有的权利,提升校长队伍活力,更好的促进临渭区教育事业发展。
送教下乡。
积极探索,促进区管校聘制度落地生根
目前,临渭区中小学已经全面开展实施区管校聘工作,“区管校用” 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落地生根,义务段教师编制管理工作顺利移交,教师调配更加贴合学校实际,师资结构更趋科学合理。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持续推进,每年对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台账和教师实名制台账进行更新,为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做好了铺垫,确保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达到省市文件要求。探索开展学校中层竞聘上岗工作,根据临渭区教育局十项行动中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行动,拟订了学校中层竞聘上岗的实施方案。让各学校中层上得来下得去,增强教师队伍竞争力,保障学校工作高效开展。
渭南市临渭区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课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省级实验区、陕西省地共建校本研修实验区,其中三年两次承担了陕西省校本研修现场会,临渭教育经验在全国交流。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